时间: 2025-04-27 17:5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3:49
渺蓬山路断。南雁到说道沧波又浅。收镫旧庭院。问瑶笙吹澈,春寒谁管。芳尊几换。剩暗尘花外自软。料琼仙去后,飘尽梦痕,夜夜铜辇。莫笑雕梁意倦。一样竛竮,尽输樯燕。空帘怨晚。愁蛾影,怕人见。向高楼试望,烟芜如许,斜阳何处更恋。纵江春好在,应是泪鹃洒遍。
渺茫的蓬山路已断绝,南飞的大雁传来消息,沧波又变得浅薄。收起旧时的灯笼,问瑶笙的音律是否清澈,春寒之中又有谁来关心呢?酒杯几次更换,剩下的只是尘花外的柔软。想必琼仙离去之后,飘散的梦痕已尽,夜夜乘坐铜辇。不要嘲笑雕梁上的疲惫,依然是那样的轻盈,尽输给了船上的燕子。空帘怨恨晚来,愁蛾的影子,怕被人看见。向高楼试图眺望,烟雾和芜杂如许,斜阳何处再去眷恋。即使江春再美,也应是泪水洒遍了。
这首《瑞鹤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开篇的“渺蓬山路断”便引入了诗人的孤独感,暗示远方的美好似乎遥不可及。而南雁的飞来,虽然带来了消息,却也让人更加感受到故乡的遥远与牵挂。诗中多次提到的“春寒”与“泪鹃”,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迁,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念。在描绘庭院和乐声的细节中,诗人通过“收镫旧庭院”来引发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充满了温柔与淡淡的哀伤。
整首词意象交替,情感层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尤其是结尾的“纵江春好在,应是泪鹃洒遍”,不仅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苦涩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整首词在清新中透出一丝愁苦,给人以深思,令人难以忘怀。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