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胡少参见过》

时间: 2025-05-07 06:17:54

诗句

旋营小酌典春裘,佳客真惭竟日留。

长怪岭云迷楚望,忽闻吴语破乡愁。

镜湖自昔堪归老,杞国何人独抱忧。

莫讶临花倍惆怅,赏心原不在枝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7:54

原文展示:

旋营小酌典春裘,佳客真惭竟日留。
长怪岭云迷楚望,忽闻吴语破乡愁。
镜湖自昔堪归老,杞国何人独抱忧。
莫讶临花倍惆怅,赏心原不在枝头。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宴会上,我小酌几杯,身披春裘,佳宾在场让我感到羞愧,竟然留到日暮。
我长久以来感叹高岭的云雾遮住了楚地的远望,忽然听到吴地的方言,触动了我的乡愁。
镜湖自古以来就适合归老,杞国的人为何独自忧愁?
不要奇怪我在花前倍感惆怅,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枝头的花朵。

注释:

  • 旋营:指的是临时设置的营地,这里暗指聚会的场所。
  • 小酌:指小杯饮酒,形容轻松的饮酒。
  • 典春裘:借用春天的皮衣,暗指温暖的春天。
  • 佳客:指高雅的客人。
  • 楚望:指向楚地的眺望,楚地为今湖北一带。
  • 吴语:指江南一带的方言,尤其是吴地的方言。
  • 镜湖:古代著名的湖泊,象征归隐之地。
  • 杞国:古代杞国,以忧愁著名,出自“杞人忧天”的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心即理”,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守仁晚年,背负着对故土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美好春光的留恋,又有对乡愁的深切表达,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与情感深度。

诗歌鉴赏:

《次韵胡少参见过》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和哲理的古诗。全诗通过春天的宴会场景,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欢愉,却在欢愉中透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开篇“旋营小酌典春裘”描绘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心中的乡愁与对故土的思念渐渐浮现,尤其是“忽闻吴语破乡愁”一句,突显了语言的亲切感,仿佛瞬间拉近了与故乡的距离,却也无情地触动了内心的忧伤。

在“镜湖自昔堪归老,杞国何人独抱忧”中,镜湖象征着归隐与宁静,而杞国则是忧愁的代名词,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最后两句“莫讶临花倍惆怅,赏心原不在枝头”,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真正的快乐不在于表面的美好,而在于内心的感受。王守仁通过这首诗表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个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旋营小酌典春裘:在春天的聚会中,轻松地小酌,身上披着春天的皮衣,展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 佳客真惭竟日留:与佳宾相聚,感到惭愧,竟然留到日暮,反映出一种愉快却又内心复杂的情感。
  • 长怪岭云迷楚望:长久以来感叹高岭的云雾遮住了楚地的远望,表现出对远方的思念与无奈。
  • 忽闻吴语破乡愁:突然听到吴地的方言,瞬间打破了内心的乡愁,反映出语言与故乡情感的紧密联系。
  • 镜湖自昔堪归老:镜湖自古以来就适合归隐,象征着宁静与归宿感。
  • 杞国何人独抱忧:杞国以忧愁著称,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
  • 莫讶临花倍惆怅:不要奇怪我在花前的惆怅,暗示真正的快乐与外在的美并不完全相关。
  • 赏心原不在枝头: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表面的花朵,而在于内心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镜湖自昔堪归老”,将湖泊比作归隐之地,象征着心灵的宁静。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乡愁”与“忧愁”的描写,赋予情感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聚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体现出王守仁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深邃而又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春裘:象征温暖与生机,同时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 镜湖:象征归隐与内心的宁静,寄托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云与岭: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与故乡,表现出对远方的思念。
  • :象征美好与快乐,但也反映出表象与内心的反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佳客”指的是: A. 高雅的朋友
    B. 乡愁
    C. 烦恼
    D. 孤独

  2. “镜湖自昔堪归老”中的“镜湖”象征: A. 美丽的春天
    B. 归隐与宁静
    C. 远方的故乡
    D. 朋友的相聚

  3. 诗中提到的“杞国”主要表达了: A. 欢乐
    B. 忧愁
    C. 思念
    D. 孤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体现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静夜思》(李白):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同样描写春天,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与感受。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王守仁年谱》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朱学谕游建上赴陈提举约 送赵状元赴湖州幕 送赵明叔为漳浦宰 送赵灵秀赴筠州幕予亦将之湖外 送张尚书出镇建宁 送岳州蒋节推 送徐照先回江西 送徐照还旧山 送徐照还旧山 送徐侍郎南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死无葬身之所 洪炉燎毛 不拔之策 宝盖头的字 按名责实 合髻 草字头的字 张牙切齿 蕙兰梦 首字旁的字 缁尘 赧献 余曲 户字头的字 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