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9:33
残梦不离枕,东窗渐渐明。
曙光销烛影,风力碎禽声。
天地原无意,豚鱼亦有情。
虚堂绝人事,平旦十分清。
梦境依然萦绕在枕边,东方的窗户渐渐亮起。
晨曦驱散了烛火的影子,风声打碎了鸟鸣的和谐。
天地本无情意,连豚鱼也有自己的情感。
空荡的堂屋里无人的踪影,清晨的时光是如此宁静。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豚鱼”一词可以引申为自然界中生物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
作者介绍:鄂容安,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静谧清晨时分的思考与感悟,表现了对梦境与现实的思索。
《残梦》是一首描写清晨景象和内心感受的诗。诗的开头“残梦不离枕”,让人感受到梦与现实的交织。在梦境未消散的时刻,东方的光线逐渐透入,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这种对比使得梦与现实的关系更加微妙。随后,诗人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曙光销烛影,风力碎禽声”,晨光驱散了夜晚的烛光,风声则打破了清晨的静谧,呈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
接下来,诗人提到“天地原无意,豚鱼亦有情”,这里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尽管天地无情,但生物之间却存在情感的共鸣,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细腻感悟。最后的“虚堂绝人事,平旦十分清”则强调了清晨的孤独与宁静,诗人在这种清晨的寂静中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清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清晨的美丽与宁静,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梦与现实的关系,表现了生命的细腻情感,以及在静谧清晨中的宁静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测试:
诗中“东窗”象征什么?
A. 夜晚
B. 清晨
C. 黄昏
答案:B
“豚鱼亦有情”中的“情”指什么?
A. 爱情
B. 生命的情感
C. 财富
答案:B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梦与现实的思考
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鄂容安的《残梦》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色与历史感受。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创作风格与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