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6:30
渔家傲 宣城道上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古木丛祠山径细,
野花斑竹黏天际。
萧瑟峥泓谁可拟。
墟烟起,家家水驿门斜闭。
三秋摇落悲游子,
一鞭自袅西风里。
歇马溪桥人乍倚,
樵夫指,麻姑大好朝来髻。
在古老的树林中,神祠旁的小路蜿蜒而细,
野花与斑竹交织,仿佛黏在了天边。
这萧瑟的景色,谁能与之相比呢?
村庄的烟雾升起,家家户户的水驿门斜斜地关闭。
三秋时节,落叶摇摇,令人伤感的游子,
在西风中孤独地驱马而行。
他在溪桥旁歇马,倚靠在桥边,
樵夫指着远方,麻姑的美好朝霞映照着她的发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约1680),字季常,号阮亭,清代诗人,尤以词作见长。他的词风清丽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渔家傲 宣城道上》是一首描绘秋日乡村景色的词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人生旅途中的孤独感。开篇以“古木丛祠山径细”引入,给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感觉,古木与神祠之间的细小小路,似乎暗示着人们在生活中追寻精神寄托的艰辛。
接着,诗人以“野花斑竹黏天际”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象,随即将景与情结合,“萧瑟峥泓谁可拟”一句,体现出对这种萧瑟景象的深刻感受,富有哲理的思考。诗中“墟烟起,家家水驿门斜闭”则勾勒出一种宁静而低沉的村庄气氛,家家户户的水驿门斜闭,仿佛暗示了人们心中无奈的归属感。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三秋摇落悲游子”表现出对游子的思念与伤感,接下来的“一鞭自袅西风里”则展现了游子在西风中的孤独与疲惫。最后一联“歇马溪桥人乍倚”描绘出游子在溪桥旁短暂的休憩,一种无尽的归属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樵夫指向的麻姑象征中得以展现。
整首词构思精巧,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又蕴含了浓厚的乡愁情感,是清代诗词中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乡村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游子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繁华城市
B. 宁静乡村
C. 战场
“三秋摇落悲游子”中的“悲游子”指的是什么?
A. 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B. 游子的旅行生活
C. 游子的快乐时光
诗中提到的“麻姑”象征着什么?
A. 严肃
B. 美好与希望
C.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