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3:51
满江红 仓江分韵送晏钤干词
作者:吴泳 〔宋代〕
元帅筹边,谁肯办向前一著。大丞相孙儿挺伟,素闲兵略。
杨柳依依烟在眼,檀车啴啴春浮脚。
更何妨二十五长亭,横冰槊。
登剑栈,怀关洛。机易去,愁难割。
岂而今全是,从前都错。
鹿走未知真局面,兽穷渐近空篱落。
早经营勋业复归来,江头酌。
这首词描绘了边疆的战事和作者的忧虑。开头提到元帅在筹划边防,谁愿意主动向前出击?接着提到大丞相的孙子非常出色,然而却没有实质的军事计划。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柳依依,烟雾缭绕,檀木车轮在春天的路上轻快地行驶。接着作者提到二十五个长亭,想要横着举起冰冷的长矛。登上剑栈,怀念关洛。虽然离去容易,但心中的忧愁却难以割舍。如今的一切都是过去的错误,鹿奔跑却不知真实的局面,野兽在困境中逐渐逼近空旷的篱落。最后,作者希望能够早日建立功业,回到江边畅饮。
吴泳,宋代词人,生于动荡的时代,生活在政治和军事的交替之中。他的作品通常反映了对国家忧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这首词创作于政治动荡和军事压力的时期,作者对边疆的战事以及国家安全感到深切的忧虑,体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追忆。
这首《满江红》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开篇以“元帅筹边”引入,强调了边疆防务的重要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描述则通过生动的春日景象,营造出一种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恐惧。诗中提到的“二十五长亭”与“剑栈”,不仅是对旅途的描绘,也是对离别与思念的象征。尤其是“机易去,愁难割”,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充满了对历史的思索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刻。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表现了对战争的恐惧与对和平生活的追求。
“元帅筹边”中的“元帅”指的是谁?
“杨柳依依烟在眼”描述的是什么季节?
“机易去,愁难割”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与吴泳的《满江红》相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战争的思考,但苏轼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旷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