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5:41
青玉案·瞥然悟得长生路
长筌子〔元代〕
瞥然悟得长生路。平坦无来去。
万法圆融超六度。威音那畔,几人曾到,别有逍遥处。
灵明国内绝朝暮。谁荐当头这一句。
木马嘶风泥牛许。慈云广布,法雷高震,密洒禅天雨。
忽然领悟了长生的道路,
这条路平坦,没有来去之分。
万法皆圆融,超越了六度的限制。
在威音的彼岸,几人曾经到达过,
那里别有一番逍遥之地。
灵明的境界里没有了白天黑夜,
谁能推荐给我这一句真理?
木马在风中嘶鸣,泥牛也许会被遗忘。
慈悲的云广泛地普及,法雷震动,
密密洒落的如同禅宗的甘霖。
长筌子,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体现深厚的道教和佛教思想,风格独特,常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对超脱和长生的追求。
《青玉案·瞥然悟得长生路》是长筌子在探索生命意义和追求精神解脱的过程中创作的,反映了元代社会对道教、佛教的关注和追求长生的思想。
这首《青玉案·瞥然悟得长生路》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超越生死、追求永恒的境界。诗的开头“瞥然悟得长生路”体现了领悟的瞬间,仿佛是一个灵性觉醒的时刻。接下来的“平坦无来去”则传达了这条道路的宁静与超然,展示出一种无所依附、无所牵挂的状态。
“万法圆融超六度”表明了对万物的理解与包容,超越了佛教所提到的修行界限,暗示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诗人进一步提到的“威音那畔,几人曾到,别有逍遥处”,则引发读者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似乎在质疑,究竟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到达这样的地方。
在诗的中间部分,“灵明国内绝朝暮”展示了时间的消逝与灵魂的永恒,提问“谁荐当头这一句”,体现出对智慧与真理的渴望。最后几句,诗人以“木马嘶风泥牛许”作比,暗示世俗之物的无常,而“慈云广布,法雷高震,密洒禅天雨”则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与影响力,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庇护,像甘霖滋润着心灵。
整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心灵归宿,反映了对长生、超脱和智慧的深邃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长生与灵性的探索,表达出对超脱生死的渴望和对佛法智慧的赞美,体现了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长生路”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追求财富
B. 追求长生与灵性的道路
C. 追求名利
诗中提到的“万法圆融超六度”意指什么?
A. 超越生死
B. 超越佛教的六度修行
C. 超越人类的某种限制
“慈云广布”表示什么?
A. 云彩的普遍性
B. 佛法的传播与慈悲
C. 自然现象
长筌子的《青玉案·瞥然悟得长生路》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均涉及对生命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灵性与超脱,后者则是对人间爱情与离别的叹息。两首作品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