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6:39
《青玉案·春辞》
作者:曾廉 〔清代〕
柘枝舞罢腰支乏。看香篆消金鸭。
好个纱窗花半压。重帏醉入,忡忡还怯。
轻放珠帘押。背人深自怜娇靥。
卸了花钿不收匣。金缕彩裙抛半搭。
芳魂缥缈,若耶苕霅。一梦朝禽匝。
春天的舞蹈刚结束,腰肢已经感到疲惫。看那香烟的篆印在金色的鸭子上消散。
真是一个美丽的纱窗,花朵半掩着。重重的帷幕让我醉入其中,心中忐忑不安。
轻轻放下珠帘,背着人独自怜惜自己娇美的脸庞。
卸下花钿却不再收起匣子,金缕彩裙随意抛半搭在身上。
芳魂如烟,飘渺不定,宛如耶溪水边的苕草。梦中朝禽环绕。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绘春天的美景和人生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创作背景:
《青玉案·春辞》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舞蹈和女子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青玉案·春辞》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以及女子的柔情。词的开头“柘枝舞罢腰支乏”便带出了春天的舞蹈和疲惫感,暗示着春天虽然美好,但也难免让人感到疲惫。接着,诗人描绘了香篆和金鸭,象征着奢华与美好,这种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在整个词中反复出现。
“重帏醉入,忡忡还怯”一句,传达了在醉意中浮现的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又夹杂着一丝不安与怯懦。这种复杂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多变和不确定性。后半段的“芳魂缥缈,若耶苕霅”则将春天的梦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轻盈而又缥缈的意境,令人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青春、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生中的那种美好却又短暂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对青春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珍惜,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柘枝舞罢”意指什么?
A. 舞蹈结束
B. 舞蹈开始
C. 舞蹈的乐器
D. 舞蹈的舞者
“重帏醉入”中“重帏”是指什么?
A. 轻薄的窗帘
B. 厚重的帷幕
C. 轻纱的衣服
D. 织物的花纹
诗中“芳魂缥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喜悦
C. 轻盈与飘渺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的内心感受与春天的美好,但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与含蓄。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描述月亮与人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哲理探讨,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