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4:52
青玉案(为戴昌言歌姬作)
作者: 史浩 〔宋代〕
年来减却风情大。
百样收心待不作。
恰恨仙翁停画舸。
雪中把酒,美人频为,
浅破樱桃颗。
清歌谁许阳春和。
悄不放遥空片云过。
惊落梁尘浑可可。
一声啭处,故园春近,
桃李还知麽。
近年来,我的风情已减少很多。
各种心思收束起来,不再轻易表露。
真恨那位仙翁停下了画舸。
在雪中把酒,频频想起那美人,
轻轻咬破樱桃般的唇。
谁能把清歌与阳春的和声相许呢?
悄然间不让遥远的云彩经过。
惊起的尘埃在梁上飘荡,浑然无物。
一声声的吟唱中,故乡的春天已近,
桃李花开还知晓吗?
作者介绍:
史浩,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融合,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史浩与戴昌言相识之际,表现了对美人歌声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这首词展现了诗人对美人的深情思念与对过往风情的追忆。词的开头“年来减却风情大”便道出了诗人情感的变化,仿佛在感慨岁月的无情与自身的感伤。接着提到的“恰恨仙翁停画舸”,不仅表现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词中通过“雪中把酒”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又清冷的氛围,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而“清歌谁许阳春和”则引出了对美人的歌声的赞美,诗人似乎在追问谁能将这样的美妙与春天的和声相提并论,表现出对美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的“故园春近,桃李还知麽”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桃李花开象征着希望与重生,诗人对故乡的关心流露无遗。
整首词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情感细腻且富有层次,展示了宋代词人的独特风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人、春天与故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爱情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年来减却风情大”,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提到“清歌谁许阳春和”,这里的“阳春”暗指什么?
诗中的“桃李还知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