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青玉案·吴娘》

时间: 2025-04-26 17:08:14

诗句

半生恐负将军腹。

想朝出、看黄犊。

细草如茵人睡足。

醺醺一盏,一盘野蔌。

更啜桃花粥。

绿阴盖过江头屋。

竹粉成霜紫樱熟。

烦热晚来双赤足。

回头花下,吴娘如玉。

暮雨萧萧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8:14

原文展示:

青玉案·吴娘
作者: 曾廉 〔清代〕

半生恐负将军腹。
想朝出看黄犊。
细草如茵人睡足。
醺醺一盏,一盘野蔌。
更啜桃花粥。
绿阴盖过江头屋。
竹粉成霜紫樱熟。
烦热晚来双赤足。
回头花下,吴娘如玉。
暮雨萧萧曲。

白话文翻译:

半生担心辜负了将军的期望,
想起早晨出门时看到的黄犊。
细草如同软垫,人在这里睡得很足。
微醺地喝着一盏酒,桌上是一盘野菜。
再喝一碗桃花粥。
绿荫覆盖了江边的房屋。
竹叶如霜,紫樱正值丰收。
傍晚的热气让人赤足行走。
回头看那花下的吴娘,宛如美玉。
暮雨潺潺,曲声悠扬。

注释:

  • 将军腹:指将军的期待或托付。
  • 黄犊:指小牛,象征生机与希望。
  • 细草如茵:形容草地柔软如席,给人一种舒适感。
  • 醺醺:微醉的样子。
  • 野蔌:野菜,指自然生长的食物。
  • 桃花粥:以桃花为材料的粥,象征春天的气息。
  • 绿阴:指树荫,给人清凉的感觉。
  • 竹粉成霜:形容竹叶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 吴娘如玉:形容吴娘的美丽,像美玉一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廉,清代诗人,其诗作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为主,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吴娘》是曾廉的一首典雅词作,展现了诗人在闲适的生活场景中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词的开头,作者以“半生恐负将军腹”引入,透露出一种责任与期待的情感,似乎在表达对生活的困惑与追求。接下来的描写则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细草如茵、微醺的酒、一盘野菜,都渗透着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情境。

“绿阴盖过江头屋”一句,展现了夏日的清凉与惬意,竹粉成霜、紫樱熟的意象则进一步描绘了丰收的季节。最后“回头花下,吴娘如玉”一句,通过吴娘的美丽形象,将整首词推向高潮,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

整首词在自然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上形成了和谐的统一,既有生活的细腻描绘,又有深沉的情感寄托,体现了清代词人的艺术风格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生恐负将军腹:表达对将军期望的担心,显示了责任感。
  2. 想朝出看黄犊:描述早晨的景象,带出一种生活的气息。
  3. 细草如茵人睡足:刻画出宁静的环境,增加了舒适感。
  4. 醺醺一盏,一盘野蔌:表现出微醉的状态,营造出闲适的氛围。
  5. 更啜桃花粥:进一步渲染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6. 绿阴盖过江头屋:描绘夏日的清凉,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7. 竹粉成霜紫樱熟:增强了季节感,竹子和樱桃的意象交织在一起。
  8. 烦热晚来双赤足:表达夏日的热气,赤足的状态增添了生活气息。
  9. 回头花下,吴娘如玉:以吴娘的形象作为结尾,表现出对美的向往。
  10. 暮雨萧萧曲:用雨声作为背景,增添了一种哀愁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草如茵”,将草地比作软垫,形象生动。
  • 拟人:如“暮雨萧萧”,将雨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渲染。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与意象多有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责任与期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娘:象征美丽与温柔,代表着对理想女性的向往。
  • 黄犊: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传达出生命的活力。
  • 桃花粥:寓意春天的温暖与甜美生活。
  • 绿阴:呈现出夏日的凉意,象征着自然的恩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半生恐负将军腹”中“将军”指的是谁? A. 朋友
    B. 领导
    C. 期待的人

  2. “细草如茵”中的“如茵”意味着什么? A. 坏的状态
    B. 舒适的环境
    C. 干燥的土地

  3. 整首词中,吴娘的形象代表了什么? A. 责任
    B. 美丽与理想
    C. 失落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寄托,但其风格更多地倾向于抒情与个人感受。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草的意象,表达了人生无常与离别的感伤,两者在意象运用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词学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这些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清代诗词的风格与文化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次韵喜陈吉老还家二绝 戏书秦少游壁 和孙公善李仲同金樱饵唱酬二首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 再作答徐天隐 世弼病方家不善论蛤蜊之功戏答 重赠徐天隐 竹轩咏雪呈外舅谢师厚并调李彦深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搜猕匿赋之家晏饭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饶雄 游开头的成语 兼收博采 隶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衙将 有始有终 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用字旁的字 蔓草难除 校雠 包含稳的成语 东零西落 乘车戴笠 門字旁的字 蕙折兰摧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豕字旁的字 羲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