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3:1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3:14:23
萧然气压九天沈,
过处孤风苦作吟。
枕上旧书抛子夜,
窗前残影动予心。
挥愁不去春偏近,
绾梦将成寒忽侵。
却喜吹嘘旋即冻,
免教漉漉更沾襟。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孤独寒冷的夜晚,空间里弥漫着萧瑟的气氛。诗人感受到孤风的吟唱,心中滋生愁绪。夜晚的书桌上,旧书被抛弃,窗前的残影勾动着诗人的心思。即使春天即将来临,愁绪却挥之不去,梦境也因寒冷而渗透进来。诗人虽然感到寒意,却也有些欣慰,因为这样的天气让他不至于更加湿透衣襟,仿佛在自我安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子夜”本身可以引申为夜深人静之时,古人常在此时吟咏,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作者介绍: 陈忠平,生于当代,致力于古诗词创作,作品常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表达出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创作背景: 《子夜》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可能正处于一种孤独的心境中,生活的压力和对未来的迷茫促使他在此时写下了这首诗。
《子夜》通过描绘一个寒冷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开头的“萧然气压九天沈”便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仿佛整个天地都沉重无比。接着,诗人听见“孤风苦作吟”,孤独的风在夜晚吟唱,激起了他心中的愁绪。诗人在枕上翻阅旧书,抛开了往日的回忆,显示出他对过去的无奈与放弃。窗前的残影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心中情感的波动。
“挥愁不去春偏近”,即使春天即将到来,诗人心中的愁绪依然挥之不去,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力感。最后两句“却喜吹嘘旋即冻,免教漉漉更沾襟”中,诗人在寒冷中找到了一丝安慰,仿佛在嘲讽自身的软弱与无奈,这种自我调侃的情绪反映了深刻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了对孤独的接受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主题上,这首诗探讨了孤独、愁绪与对生活的反思,表现了在寒冷的夜晚,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深刻体会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风苦作吟”中,孤风代表什么?
“挥愁不去春偏近”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