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3:22
乱离况味已酸辛,羁此经年倍怆神。 有母未承归养志,无钱难作遂初人。 一篙烟水萦乡梦,四野风沙卷战尘。 避世桃源今不在,渔郎何处问迷津。
经历了纷乱的离别,感受到的滋味已经是酸楚辛苦。在这外漂泊的年月中,我的心情愈发忧伤。虽然有母亲的牵挂,却未能回去实现我的报答之志;没有钱财,难以完成我初入社会时的理想。一根篙子划过烟波浩渺的水面,乡愁的梦境萦绕心头;四野的风沙卷起了战场的尘埃。如今,隐居的桃源已经不存在,渔夫又该去哪里找寻迷失的方向呢?
作者介绍:潘榕,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个人的遭遇与情感,风格多愁善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作者的漂泊生活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母亲的愧疚,以及对理想的失落感。
《雨夜自感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悲情和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雨夜中独自感慨,表达了对离散生活的无奈与痛苦。开头的“乱离况味已酸辛”便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心境,经历的纷乱与离散让他倍感辛酸。接下来的“羁此经年倍怆神”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时间的流逝使得思念更加浓烈。
诗中提到的母亲,象征着温暖的家和未能实现的孝道,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渴望与内心的冲突。没有金钱的束缚,让他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倍感无奈,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艰难与个人的无力。后半部分描绘了乡愁的意象,“一篙烟水萦乡梦”将渔夫的生活与梦境结合,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思念。
最后两句“避世桃源今不在,渔郎何处问迷津”,则是对理想境地的失落与对未来的迷茫,呈现出一种对归宿的渴望与寻找的无力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展示了诗人在离别与漂泊中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慨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乱离”指的是: A. 家庭团聚 B. 离散分离 C. 和平安宁
诗人对母亲的感情是: A. 愤怒 B. 愧疚 C. 忘却
“一篙烟水萦乡梦”中的“烟水”象征: A. 战争 B. 乡愁 C.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