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立秋后七日省中夜直》

时间: 2025-05-07 09:04:15

诗句

北斗七星低可扪,禁城钟鼓动黄昏。

心悬连日羽书至,坐觉一更草露繁。

烛花然梦弄孤耿,秋树语风多暗喧。

楼角迢迢转河汉,揽衣不寐欲忘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4:15

原文展示:

北斗七星低可扪,禁城钟鼓动黄昏。
心悬连日羽书至,坐觉一更草露繁。
烛花然梦弄孤耿,秋树语风多暗喧。
楼角迢迢转河汉,揽衣不寐欲忘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北斗七星在天空中低得似乎可以触摸到,禁城里的钟声和鼓声在黄昏时分响起。心中挂念的信件已连续多日未到,坐着的我感觉到夜已深,草丛中的露水也变得繁密。烛火摇曳,梦中独自感到寂寞,秋天的树木在风中轻声诉说,显得格外喧闹。楼角遥远地转向银河,披衣而坐的我无法入睡,心中满是无言的思绪。

注释:

  • 北斗七星:指北斗星座中的七颗主要星星,古人用其指引方向。
  • 可扪:意思是可以触摸,形容星星低得近。
  • 禁城:指皇宫(明清时期的紫禁城)。
  • 羽书:古代的一种书信,通常用鸟的羽毛做成。
  • 一更:夜里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段。
  • 草露繁:草丛中露水多,表示秋天的寒意。
  • 烛花:烛火的形状和光亮。
  • 孤耿:孤独而清冷。
  • 秋树语风:秋天的树木与风互动,传递着某种情感或信息。
  • 河汉:指银河,古代对银河的称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俊,清代诗人,生平信息较少,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象和情感。

创作背景:

《立秋后七日省中夜直》是吴俊在秋季的一个夜晚所作,表达了在深夜中思念与孤独的心情,也反映了秋季的特征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立秋后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氛围。诗的开头,通过北斗七星的低悬,引出夜晚的宁静。禁城的钟鼓声传来,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沉重感。接着,诗人把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连续多日的“羽书”未到,使得内心的悬念愈加沉重。

随着夜深,诗人观察到草露的繁密,仿佛感受到一种秋天的凉意,时间在此刻显得格外悠长。烛光摇曳,梦境中的孤独感愈发明显,诗人通过“孤耿”一词,传达出心灵的孤寂。秋树与风的互动,似乎在低声诉说着某种情感,传递着诗人内心的丰富感受。

最后,诗人提到河汉,展现出宇宙的辽阔与自己内心的渺小,揽衣不寐的状态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斗七星低可扪:描绘了星空的低矮,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2. 禁城钟鼓动黄昏:历史感与现实感交织,钟鼓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3. 心悬连日羽书至:表达了对信件的期待与思念。
  4. 坐觉一更草露繁:感受到秋夜的寒意,时间流逝的无情。
  5. 烛花然梦弄孤耿:烛光的摇曳与孤独感相互呼应,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6. 秋树语风多暗喧:自然与人心的对话,传达出内心的喧嚣。
  7. 楼角迢迢转河汉:表现出宇宙的宏伟与个人的渺小。
  8. 揽衣不寐欲忘言:无眠的状态,内心的思绪难以言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烛火比作“烛花”,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秋树以“语”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之美,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夜晚,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斗七星:象征方向与指引,也可代表思念的寄托。
  • 钟鼓:历史的象征,唤起对往事的回忆。
  • 羽书:象征着思念与期待。
  • 草露:秋天的象征,代表了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 烛光:象征着孤独与思索的内心世界。
  • 秋树:代表生命的成熟与凋零,暗示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北斗七星”象征什么? A. 方向
    B. 朋友
    C. 未来
    D. 过往

  2. “禁城”的钟鼓声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宁静
    B. 历史的沉重感
    C. 欢乐
    D. 迷茫

  3. 诗人对“羽书”的期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思念与孤独
    C. 无奈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吴俊的《立秋后七日省中夜直》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虽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吴俊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李白更关注对过往历史的感慨与英雄的怀念。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表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主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三首 其三 祝英台近 其四 并序 祝英台近 其五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其二十四 并序 祝英台近 其二 祝英台近 题李行我先生写赠夏川烟雨图 祝英台近 其三 祝英台近 秋旅搜箧,得故衣,怅然 祝英台近 壬寅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授人口实 甲妓 托塔天王 包含撇的词语有哪些 族味 爿字旁的字 倾摇懈弛 无翼而飞 豸字旁的字 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夺锦才 豆字旁的字 包含有的成语 蔫巴 以牙还牙 矢字旁的字 痣疣 竹字头的字 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