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0:33
《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 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 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扬之水,白石映照得很清晰。 穿着素白衣服的你,红色的披肩,跟随你到沃野。 既然见到了君子,怎么会不快乐呢? 扬之水,白石洁白明亮。 穿着素白衣服的你,绣着红色花纹,跟随你到白鹤的地方。 既然见到了君子,怎么会如此忧愁呢? 扬之水,白石闪闪发光。 我听说有命令,不敢告诉别人。
《扬之水》为《诗经》中《唐风》部分的作品,具体作者不详,但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文化。
此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理想爱情与生活态度的追求,表现了对君子形象的向往以及与之相处的愉悦和忧虑。
《扬之水》是一首充满清新与婉约之美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水与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水的流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白石则代表着纯洁和理想。整首诗以“扬之水”为线索,表达了对理想中的伴侣的向往与赞美。诗中反复提到“君子”,不仅是对理想人格的崇拜,同时也隐含了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情感纠结与内心的矛盾。
诗中“既见君子,云何不乐?”与“既见君子,云何其忧?”的对比,展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难以实现的无奈。作者在表达欣喜之余,又流露出一丝忧虑,似乎暗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最后一句提到“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则突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情感的珍视,反映了古人对爱情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纯洁爱情的向往,以及在追求理想爱情过程中所经历的欢喜与忧愁,反映出古人对情感的细腻感知与深刻思考。
《扬之水》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君子”指的是什么?
最后一句“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