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0:47
春来无点雨,三月始闻雷。
晓殿鸣檐急,群公罢食回。
燕迎风翅健,马踏雾泥开。
晚觉微阳透,飞光上绿槐。
春天来临时没有一滴雨水,直到三月才开始听到雷声。
清晨的殿宇檐角发出急促的声响,群臣们停止用餐纷纷回去。
燕子迎着春风展翅飞翔,马儿在雾气和泥泞中奔腾而过。
傍晚时分,微弱的阳光透过云层,光芒洒在绿槐树上。
此诗未涉及特定历史典故,但通过春雨、燕子等意象,表达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反映了古代士大夫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时政的关注。
这首诗以春天的气候变化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春雨初降时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首句“春来无点雨”,即使春天已至,却未见雨水,暗示着自然界的变化缓慢,给人一种期待的情绪。接着“始闻雷”则是春天的真正到来,雷声的响起象征着即将到来的雨水,给人以希望。
在描写皇宫的忙碌时,梅尧臣通过“晓殿鸣檐急,群公罢食回”展示了官员们的紧迫感,凸显了政务的重要性与繁忙。此时的宴会因天候而中断,象征着自然对人事的影响。
“燕迎风翅健,马踏雾泥开”两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气勃勃,燕子在春风中飞翔,马儿在雾泥中奔腾,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象与生命的活力,仿佛在说春天的到来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最后一句“晚觉微阳透,飞光上绿槐”则是对一天结束时分的描绘,微弱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绿槐树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生机,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梅尧臣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气象变化,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美好,同时反映了官场的忙碌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该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燕”象征着什么?
诗的第一句“春来无点雨”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