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7:16
去日惊回又一春,
祗消帘月与温存。
无端病酒还供泪,
几许深哀可语人。
残客梦,苦囚身。
不堪回首溯前尘。
他年了得今生债,
宿世凭谁问果因。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惊叹与感慨,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年春天。只是在这春日的温暖中,却只剩下月下的孤独与思念。无端的醉酒使我泪流满面,内心的深沉哀伤又能与谁倾诉?梦中仍有那些曾经的朋友,然而我却如同囚徒般受困于内心的苦楚。回首往昔,不堪回望。来年是否能偿还今生的债务?而前世的因果又该向谁询问?
诗中提到的“他年了得今生债,宿世凭谁问果因”,涉及因果法则,表达了对人生遭遇的思考,暗指佛教的因果法则,强调今生所遭遇的苦乐都与前世的行为有关。
王蛰堪,现代诗人,以其细腻而深刻的情感描写著称,作品多涉及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抒发,常以古典诗词的形式进行创作。
此诗创作于辛卯年春,处于一种感怀时光流逝和内心孤独的氛围中,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鹧鸪天 辛卯春正二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人生的反思。诗的开头“去日惊回又一春”便引入了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接着,诗人通过“无端病酒还供泪”表达内心的痛苦与孤独,酒成为了抒发情感的媒介,然而酒后的泪水又显得无奈与悲伤。诗中反复提及的梦和囚禁感,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无法逃避的内心困境。结尾两句则引人深思,诗人对今生与宿世的因果关系进行反思,似乎在质疑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选择。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命苦难的反思,以及对因果法则的探讨,情感基调深沉而悲怆。
诗的开头提到的“去日”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病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宿世凭谁问果因”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考?
王蛰堪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痛苦,而后者则更加突出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