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3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7:36
鹧鸪天 荔枝
作者: 朱帆 〔近代〕
岭外欣逢十八娘,
朝霞为染茜罗裳。
饶他庐橘何堪敌,
妒煞杨桃未肯降。
跨粤海,渡潇湘。
平生何处是家乡。
芙蓉国里花如锦,
终欠南风一缕香。
在岭外我欣然遇见了美丽的十八娘,
她的红色衣裳仿佛被朝霞染红。
即使庐橘再美又怎能与她相比,
那妒忌的杨桃也不愿屈服于她。
我跨越粤海,渡过潇湘,
却不知道平生何处才是我的家乡。
在芙蓉国里,花朵如锦绣般绚丽,
但终究缺少南风送来的那一缕芳香。
朱帆(近代)是一位擅长描绘自然和人情的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鹧鸪天 荔枝》创作于近代,反映了诗人在游历过程中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归属的深刻思考。
《鹧鸪天 荔枝》是一首充满生动意象和浓厚情感的作品。诗的开头通过“岭外欣逢十八娘”引入美丽的女子,这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形象,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诗人通过描绘朝霞下的女子衣裳,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借用“庐橘”和“杨桃”来对比,暗示美丽的事物往往会引来嫉妒和竞争。
“跨粤海,渡潇湘”的句子则表现出诗人游历的心境,仿佛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属感。然而“平生何处是家乡”一语,则将这种游历的孤独感和对家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芙蓉国里花如锦,终欠南风一缕香”则以芙蓉花的美丽对比了内心的失落,表达了对故乡风情的怀念和对温暖情感的渴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象与人情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美、对故乡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人生归属感的探讨。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岭外欣逢十八娘”中的“十八娘”是指什么?
A. 一种水果
B. 一个美丽的女子
C. 一座山
诗中“跨粤海,渡潇湘”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快乐
B. 孤独与思乡
C. 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芙蓉国”主要指哪个地方?
A. 广东
B. 湖南
C.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