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5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51:55
渔家傲引
作者:洪适 〔宋代〕
二月垂杨花糁地。荻芽迸绿无际。
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
三三两两鸣桹起。新妇矶边云接袂。
女儿浦口山堆髻。一拥河豚千百尾。
摇食指。城中虚却鱼虾市。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时节,柳树垂下嫩芽,花瓣洒落在地,芦苇新芽绿意盎然,春雨细细飘洒,微风轻拂,渔民们在水面上撑起小船,划动桨声响起。岸边的新妇正忙着接鱼,女儿们则在岸边整理着发髻,一起捕捉河豚,兴致盎然,手指摇动,城里的鱼虾市场却空荡荡的。
洪适(生卒年不详),字德明,号慎斋,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擅长描写渔家生活,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
《渔家傲引》创作于春季,正值农历二月,正是渔民忙于捕捞的时节。此时,气候温和,万物复苏,渔民们开始了新一年的捕鱼生活,诗人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场景刻画,展现了渔家生活的乐趣和春天的气息。
洪适的《渔家傲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渔家生活,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诗的开头“二月垂杨花糁地”,细腻地描绘了春季柳树的状态,花瓣如雨洒落,给人以柔和的视觉印象。接着“荻芽迸绿无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生动的绿色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在描写渔民生活时,诗人通过“青笠底”与“三三两两鸣桹起”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能听到水面上划桨的声音,感受到渔家的宁静与快乐。接下来的“新妇矶边云接袂”与“女儿浦口山堆髻”,不仅展现了妇女们的忙碌身影,也流露出生活的温馨和亲密。
最后一句“城中虚却鱼虾市”则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渔民繁忙的生活与城里冷清的鱼市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渔民们在自然和生活中找到的乐趣与丰硕的收获。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渔家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展现了渔民们在自然中劳动与生活的乐趣,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渔家生活?
诗中的“青笠”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河豚”代表了什么?
《渔舟唱晚》(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