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家傲引》

时间: 2025-04-25 23:51:55

诗句

二月垂杨花糁地。

荻芽迸绿无际。

细雨斜风浑不避。

青笠底。

三三两两鸣桹起。

新妇矶边云接袂。

女儿浦口山堆髻。

一拥河豚千百尾。

摇食指。

城中虚却鱼虾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51:55

原文展示

渔家傲引
作者:洪适 〔宋代〕

二月垂杨花糁地。荻芽迸绿无际。
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
三三两两鸣桹起。新妇矶边云接袂。
女儿浦口山堆髻。一拥河豚千百尾。
摇食指。城中虚却鱼虾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时节,柳树垂下嫩芽,花瓣洒落在地,芦苇新芽绿意盎然,春雨细细飘洒,微风轻拂,渔民们在水面上撑起小船,划动桨声响起。岸边的新妇正忙着接鱼,女儿们则在岸边整理着发髻,一起捕捉河豚,兴致盎然,手指摇动,城里的鱼虾市场却空荡荡的。

注释

  • :意为洒落,指花瓣落在地上。
  • 荻芽:指芦苇的新芽。
  • 青笠:指渔民所戴的青色斗笠。
  • 鸣桹:指划船时桨声的鸣响。
  • 新妇:指新婚的妇女。
  • 接袂:意为接住衣袖,形容动作优雅。
  • 河豚:一种鱼类,此处指捕获的对象。
  • 城中虚却:意指城里的鱼虾市场冷清,没有生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生卒年不详),字德明,号慎斋,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擅长描写渔家生活,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

创作背景

《渔家傲引》创作于春季,正值农历二月,正是渔民忙于捕捞的时节。此时,气候温和,万物复苏,渔民们开始了新一年的捕鱼生活,诗人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场景刻画,展现了渔家生活的乐趣和春天的气息。

诗歌鉴赏

洪适的《渔家傲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渔家生活,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诗的开头“二月垂杨花糁地”,细腻地描绘了春季柳树的状态,花瓣如雨洒落,给人以柔和的视觉印象。接着“荻芽迸绿无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生动的绿色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在描写渔民生活时,诗人通过“青笠底”与“三三两两鸣桹起”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能听到水面上划桨的声音,感受到渔家的宁静与快乐。接下来的“新妇矶边云接袂”与“女儿浦口山堆髻”,不仅展现了妇女们的忙碌身影,也流露出生活的温馨和亲密。

最后一句“城中虚却鱼虾市”则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渔民繁忙的生活与城里冷清的鱼市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渔民们在自然和生活中找到的乐趣与丰硕的收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月垂杨花糁地:二月的柳树低垂,花瓣洒落在地上,春意盎然。
  2. 荻芽迸绿无际:芦苇的新芽绿意盎然,延绵不绝,生机勃勃。
  3. 细雨斜风浑不避:细雨斜斜下,微风轻轻吹拂,渔民们毫不在意。
  4. 青笠底:渔民们戴着青色斗笠,形成独特的渔家风貌。
  5. 三三两两鸣桹起:几位渔民划动小船,桨声响起,生动而富有节奏感。
  6. 新妇矶边云接袂:新婚的妇女在岸边忙碌,动作优雅。
  7. 女儿浦口山堆髻:女儿们在河口整理发髻,展现出生活的情景。
  8. 一拥河豚千百尾:热闹的捕获场面,河豚成堆,渔民们的喜悦。
  9. 摇食指:兴奋地摇动手指,表达捕获的乐趣。
  10. 城中虚却鱼虾市:与城中冷清的鱼虾市场形成对比,渔家生活的繁忙与市场的萧条形成鲜明对照。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
  • 对仗:如“新妇矶边云接袂”和“女儿浦口山堆髻”,展现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赋予自然界以生命,如“细雨斜风浑不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渔家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展现了渔民们在自然中劳动与生活的乐趣,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到来,生命的复苏。
  • :象征滋润,给生命带来希望。
  • 青笠:代表渔民的身份与生活。
  • 河豚:象征丰富的渔获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渔家生活?

    • A. 一月
    • B. 二月
    • C. 三月
    • D. 四月
  2. 诗中的“青笠”指的是:

    • A. 渔船
    • B. 渔民的斗笠
    • C. 鱼虾
    • D. 柳树
  3. 诗中提到的“河豚”代表了什么?

    • A. 不幸
    • B. 丰富的捕获
    • C. 伤感
    • D. 寂寞

答案

  1. B. 二月
  2. B. 渔民的斗笠
  3. B. 丰富的捕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描绘了渔家晚归的景象。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描绘春天夜晚江边的美丽景色。

诗词对比

  1. 《渔舟唱晚》(温庭筠)

    • 主题:描绘宁静的渔家生活,展现自然之美。
    • 语言:清新、婉约,富有音乐感。
  2.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主题:表现春天的柔美与人间的思念,情感深沉。
    • 语言:优美、华丽,意境悠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自然与人文》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行 约刘良叔观苔梅 立春都堂受誓祭九宫坛 劝耕 光孝寺作茶供 次韵郑省仓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 次韵李山窗 山中 除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疋字旁的字 惹是非 张狂妄行 瑶林琼树 長字旁的字 三男两女 口诛笔伐 雪莹 隹字旁的字 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邛邛 当轴之士 乚字旁的字 弃文存质 包含领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灵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