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重山·络纬声残织翠丝》

时间: 2025-04-25 13:28:40

诗句

络纬声残织翠丝。

金风剪不断、雁来时。

梦回缄泪寄征衣。

寒到早,应怪寄衣迟。

心事有谁知。

黄昏常立尽、暗萤飞。

秋来无处不生悲。

情脉脉,月转辘轳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28:40

原文展示:

小重山·络纬声残织翠丝
络纬声残织翠丝。金风剪不断雁来时。梦回缄泪寄征衣。寒到早,应怪寄衣迟。心事有谁知。黄昏常立尽暗萤飞。秋来无处不生悲。情脉脉,月转辘轳西。

白话文翻译:

秋虫的鸣声渐渐消退,翠绿的丝线在织造之中。金风送来时节,雁阵无法割舍地飞来。梦中回忆,泪水寄托在征人的衣袍上。寒意来得早,应该怨恨寄衣的迟缓。心中的忧愁又有谁能理解?黄昏时分常常伫立,黑暗中萤火虫飞舞。秋天来临,悲伤无处不在。情意绵绵,月亮缓缓转向西方。

注释:

字词注释:

  • 络纬:一种秋虫,鸣叫声清脆,常用以象征秋天的来临。
  • 翠丝:指绿色的丝线,象征着纺织的细腻与美丽。
  • 梦回:在梦中回忆往事。
  • 征衣:指出征的衣服,象征思念远方的亲人或爱人。
  • 寒到早:寒意来得早,指秋冬季节的来临。
  • 寄衣:寄送衣物,象征着对远方人的关怀和思念。
  • 情脉脉:感情绵绵不绝。

典故解析:
此词中提到的“络纬声”与“金风”,通过虫鸣与季节的变换,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寄衣与征人远行的典故常见于古诗中,表现了对亲人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该词无确切作者,属于宋代流传下来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情感与生活。

创作背景:
宋代是一个文人风雅、情感细腻的时代,士人们常通过诗词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时事的感慨。此词在描写秋天的凄清和思念的情感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小重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寂寞与思念。开篇“络纬声残织翠丝”以自然景象引入,声响减弱,象征着秋的结束和凋零,表现了时间的无情。接着描写了金风送来雁阵,既是自然的变化,也暗含着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与关怀。

“梦回缄泪寄征衣”中,梦的回忆与泪水交织,展示了对远行者的深切思念。诗人将情感寄托在征衣之上,体现出一种无奈与期待。随着“寒到早”,诗人对寒意的感知,不仅是对气候变化的描写,更是对心境的反映,暗示着思念的深重与苦涩。

而“心事有谁知”则突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伤感。黄昏时分的描写“常立尽暗萤飞”,既描绘出秋夜的美丽,又透出一丝凄凉与无奈,表现了诗人在宁静中思索情感的复杂。

最后以“月转辘轳西”结束,月亮的移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延续,情意绵绵,令人回味无穷。整首词在情感的细腻与意象的运用上,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络纬声残织翠丝”:描绘秋虫的鸣叫声日渐消退,绿丝的纺织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失。
  • “金风剪不断雁来时”:金秋时节,鸿雁飞来,金风无法割舍,表现了自然的美好与思念的情感。
  • “梦回缄泪寄征衣”:梦中回忆,泪水寄托在征衣上,表达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关怀。
  • “寒到早,应怪寄衣迟”:寒意提早降临,对衣物寄送迟缓的埋怨,象征着思念的急切。
  • “心事有谁知”:无奈的心事无人知晓,展现诗人的孤独与愁苦。
  • “黄昏常立尽暗萤飞”:黄昏时分,诗人常常独自伫立,暗夜中的萤火虫飞舞,似乎在点缀孤独的氛围。
  • “秋来无处不生悲”:秋天的到来,悲伤充斥四周,情感的抒发愈加明显。
  • “情脉脉,月转辘轳西”:情感绵绵,月亮缓缓转向西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不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金风、雁阵,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诗句更具感染力。
  • 对仗:如“寒到早,应怪寄衣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感。诗人用自然景象与自身情感相结合,展现出深深的无奈与思索,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与对真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络纬:象征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脆弱。
  • 翠丝:代表着美好与细腻的生活。
  • 金风:象征着丰收与成熟的季节。
  • 征衣:寄托着思念与远行的情感。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络纬”指的是哪种动物?
    A. 蝉
    B. 秋虫
    C. 蜜蜂
    D. 青蛙

  2. “寒到早,应怪寄衣迟”中的“寒”主要指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冬天的寒冷
    C. 心情的冷淡
    D. 风的寒意

  3.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A. 络纬声残织翠丝
    B. 梦回缄泪寄征衣
    C. 心事有谁知
    D. 情脉脉,月转辘轳西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小重山》中展现了个人的思念与孤独,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加细腻地描绘了女性在情感上的细腻与敏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呈现的视角与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李清照与宋代女性文学》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词的背景、风格及其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再和 杂诗四首 杂诗四首 杂诗四首 与同舍游净明是日大寒予独乘马诸公以盂浩然 又和 又和 又和 郢守乔民瞻寄襄阳雪中三绝因追述前过石城杯 倚江亭会上虞伯逵送梅花并二绝句坐上次韵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厄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击鼓鸣金 一字不爽 诲存 凉粉 浆饭 越瘦吴肥 丰功伟业 包含径的词语有哪些 嚣风遂行 包含孝的词语有哪些 捷敏 辵字旁的字 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鬲字旁的字 狗屁不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