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2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28:40
小重山·络纬声残织翠丝
络纬声残织翠丝。金风剪不断雁来时。梦回缄泪寄征衣。寒到早,应怪寄衣迟。心事有谁知。黄昏常立尽暗萤飞。秋来无处不生悲。情脉脉,月转辘轳西。
秋虫的鸣声渐渐消退,翠绿的丝线在织造之中。金风送来时节,雁阵无法割舍地飞来。梦中回忆,泪水寄托在征人的衣袍上。寒意来得早,应该怨恨寄衣的迟缓。心中的忧愁又有谁能理解?黄昏时分常常伫立,黑暗中萤火虫飞舞。秋天来临,悲伤无处不在。情意绵绵,月亮缓缓转向西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词中提到的“络纬声”与“金风”,通过虫鸣与季节的变换,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寄衣与征人远行的典故常见于古诗中,表现了对亲人思念的情感。
作者介绍:
该词无确切作者,属于宋代流传下来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情感与生活。
创作背景:
宋代是一个文人风雅、情感细腻的时代,士人们常通过诗词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时事的感慨。此词在描写秋天的凄清和思念的情感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小重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寂寞与思念。开篇“络纬声残织翠丝”以自然景象引入,声响减弱,象征着秋的结束和凋零,表现了时间的无情。接着描写了金风送来雁阵,既是自然的变化,也暗含着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与关怀。
“梦回缄泪寄征衣”中,梦的回忆与泪水交织,展示了对远行者的深切思念。诗人将情感寄托在征衣之上,体现出一种无奈与期待。随着“寒到早”,诗人对寒意的感知,不仅是对气候变化的描写,更是对心境的反映,暗示着思念的深重与苦涩。
而“心事有谁知”则突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伤感。黄昏时分的描写“常立尽暗萤飞”,既描绘出秋夜的美丽,又透出一丝凄凉与无奈,表现了诗人在宁静中思索情感的复杂。
最后以“月转辘轳西”结束,月亮的移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延续,情意绵绵,令人回味无穷。整首词在情感的细腻与意象的运用上,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感。诗人用自然景象与自身情感相结合,展现出深深的无奈与思索,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与对真情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络纬”指的是哪种动物?
A. 蝉
B. 秋虫
C. 蜜蜂
D. 青蛙
“寒到早,应怪寄衣迟”中的“寒”主要指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冬天的寒冷
C. 心情的冷淡
D. 风的寒意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A. 络纬声残织翠丝
B. 梦回缄泪寄征衣
C. 心事有谁知
D. 情脉脉,月转辘轳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小重山》中展现了个人的思念与孤独,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加细腻地描绘了女性在情感上的细腻与敏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呈现的视角与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词的背景、风格及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