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3:06
尚想飞花照崎疏,离离秋实点烟芜。
丹腮晓露香犹薄,玉齿寒冰嚼欲无。
旧有佳名留大谷,谁分灵种下仙都。
蔗浆不用传金碗,犹得相如病少苏。
我还想看那飞舞的花瓣照耀着崎岖的山路,
稀疏的、零星的秋果点缀在烟雾缭绕的芦苇之间。
晨露微薄,染红的脸颊仍散发着芬芳,
仿佛寒冰般的牙齿在啃咬着,似乎无尽无止。
曾经有美名流传于大谷,
如今谁又能分享那灵气种子下的仙境?
甘蔗汁不需传递于金碗,
依旧能让相如的病情减轻不少。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因其诗作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世称道。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抒发情感,风格简洁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清晨,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感伤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这首诗以“梨”为题,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飞舞的花瓣与秋实相映成趣,给人以美的享受。“尚想飞花”表明诗人对美好事物仍有眷恋,体现了一种不舍之情。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对晨露和洁白牙齿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在意象的构建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丹腮”和“玉齿”,构成了一个既柔美又带有寒意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感叹。最后几句提到的“甘蔗汁”和“相如”,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典故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尚想飞花"中的“飞花”指什么?
A. 飘落的花瓣
B. 飞翔的鸟
C. 清晨的露珠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司马相如
B. 李白
C. 杜甫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思考
B. 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慨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子翚的《梨》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加强调情感的直接抒发与人生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自独特,展现了唐宋诗人的不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