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晦庵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30 09:11:30

诗句

张胆言何壮,擎天志未摧。

真成一夔足,何有万牛回。

感兴能无句,忧时谩举杯。

江湖嗟屦役,巾屡阻追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1:30

原文展示:

寄晦庵二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张胆言何壮,擎天志未摧。真成一夔足,何有万牛回。感兴能无句,忧时谩举杯。江湖嗟屦役,巾屡阻追陪。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大胆发言何其壮烈,支撑天地的志向未被摧毁。真正成为一位足智多谋的人,又怎会有万牛回转的困惑。感慨兴致能无诗句,忧虑时代只能举杯消愁。江湖中感叹奔波劳碌,头巾屡次阻碍了追随陪伴。

注释: 字词注释:

  • 张胆: 大胆,无所畏惧。
  • 擎天: 支撑天地,比喻志向远大。
  • 一夔足: 夔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一夔足比喻足智多谋。
  • 万牛回: 比喻困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 感兴: 感慨兴致。
  • 谩举杯: 随意举杯,指饮酒消愁。
  • 屦役: 奔波劳碌。
  • 巾屡阻: 头巾屡次阻碍,指因某种原因无法追随。

典故解析:

  • 一夔足: 出自《尚书·舜典》,舜任命夔为乐官,夔一人足矣,比喻一人足智多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晦庵,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并称“朱赵”。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寄给晦庵的第二首,表达了对晦庵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在江湖奔波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大胆的言辞和远大的志向,展现了作者对晦庵的敬仰之情。诗中“张胆言何壮,擎天志未摧”一句,既表达了对晦庵的赞美,也体现了作者自己的豪情壮志。后文通过“真成一夔足,何有万牛回”进一步强调了晦庵的智慧和能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忧虑。结尾的“江湖嗟屦役,巾屡阻追陪”则抒发了作者在江湖奔波的无奈和对追随晦庵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张胆言何壮,擎天志未摧”:大胆的言辞何其壮烈,支撑天地的志向未被摧毁。
  • “真成一夔足,何有万牛回”:真正成为一位足智多谋的人,又怎会有万牛回转的困惑。
  • “感兴能无句,忧时谩举杯”:感慨兴致能无诗句,忧虑时代只能举杯消愁。
  • “江湖嗟屦役,巾屡阻追陪”:江湖中感叹奔波劳碌,头巾屡次阻碍了追随陪伴。

修辞手法:

  • 比喻:“擎天志未摧”比喻志向远大;“一夔足”比喻足智多谋;“万牛回”比喻困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 对仗:“张胆言何壮,擎天志未摧”;“真成一夔足,何有万牛回”。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晦庵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江湖奔波的无奈和对追随晦庵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张胆:大胆,无所畏惧。
  • 擎天:支撑天地,比喻志向远大。
  • 一夔足:足智多谋。
  • 万牛回:困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 江湖:奔波劳碌。
  • 巾屡阻:因某种原因无法追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擎天志未摧”中的“擎天”比喻什么? A. 志向远大 B. 力量强大 C. 智慧超群 答案:A

  2. “一夔足”出自哪个典故? A. 《尚书·舜典》 B. 《左传》 C. 《史记》 答案:A

  3. 诗中“江湖嗟屦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晦庵的敬仰 B. 对时局的忧虑 C. 在江湖奔波的无奈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学问的追求。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寄晦庵二首 其一》:与这首诗相比,其一更多表达了对晦庵的敬仰和对学问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朱熹诗集》:收录了朱熹的诗作,有助于对比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钱若赓断鹅 莲藕花叶图 岭南江行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勾践灭吴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酹江月·驿中言别 醉高歌过红绣鞋·乐心儿比目连枝 穆穆清风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蛾眉曼睩 个中妙趣 攴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玩物溺志 忻翘 吟结尾的成语 巛字旁的字 精洽 風字旁的字 病急乱求医 酉字旁的字 食蓼虫 运费 并拢 当家立业 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