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3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30:31
江神子·丹华虚托假形骸
作者: 侯善渊 〔元代〕
丹华虚托假形骸。久沈埋。惹非灾。
冗冗蜉蝣,都被死生催。
顿觉悟知亡彼我,任空色,眼中来。
海底金乌初出现,碧天开。
绝纤埃。密布天光,光奕面前回。
交灿瑞童颜胜玉,似雪映。一枝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悟,仿佛是一个虚幻的身躯在世间流转。沉浸于此,惹来了不必要的灾难。生命如蜉蝣般短暂,随时可能被生死的力量催促而去。此时,作者顿时领悟到生与死的无常,随心所欲地任由眼前的空灵色彩流淌。海底的金乌初升,清澈的天空被打开,尘埃无存,光明普照,回旋在面前。瑞气缭绕,童颜胜过美玉,宛如映雪的一枝梅花。
作者介绍:侯善渊,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作品多反映道教思想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独特,常用比喻和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反映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这首《江神子·丹华虚托假形骸》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哲学思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感性的表达,使整首诗充满了灵动和哲理的结合。开篇的“丹华虚托假形骸”通过虚幻的形象引入,暗示了作者追求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接着,作者借用蜉蝣的短暂生命,强调人生的脆弱和无常,令人深思。
在诗的后半部分,海底金乌的出现和碧天的开启象征着希望与重生,寓意着在经历了生死的洗礼后,仍能迎来新的视野和光明。这种光明不仅是外在的,也是内心的觉醒,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与超越。
最后,“交灿瑞童颜胜玉,似雪映。一枝梅”以美丽的对比深化了诗的情感,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纯洁,成为生命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在对生命的沉思与对美好的追寻中,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和诗性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传达了对理想、光明与美好事物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觉悟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丹华”指代什么?
“蜉蝣”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乌”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将进酒》中,诗人同样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饮酒作乐的态度,与侯善渊的哲思形成对比。李白的豪放与侯善渊的沉思,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命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