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9:52
祇陀寺
古石桥平苔径幽,
藕花白白竹修修。
归来结宇松回指,
趺坐谈经石点头。
禅本虚空随物悟,
心无仕着与天游。
老夫久厌尘埃缚,
拟借僧房过一秋。
在古老的石桥上,青苔覆盖的小路幽静无比,
白色的藕花盛开,竹子修长挺拔。
回到寺庙,指着松树与我谈论佛理,
静坐石头上,点头称是。
禅宗的道理本是虚空,随物而悟,
心中没有世俗的牵挂,随意与天际徜徉。
我这老头子早已厌倦了尘世的束缚,
想借住在僧人的房间过一个秋天。
作者介绍:华西颜,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社会动荡与个人困惑的背景下,诗人寄情于自然与禅宗,寻求一种心灵的解脱与安宁。
这首《祇陀寺》以古寺的宁静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对尘世的厌倦。起首以“古石桥平苔径幽”描绘出幽静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随后,藕花与竹子的描写,象征着清纯与高洁,与寺庙的氛围相得益彰。
在“归来结宇松回指,趺坐谈经石点头”中,诗人通过与松树对话,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对话的和谐状态,仿佛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接下来的“禅本虚空随物悟”,将禅宗的哲学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虚空”的理解,表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境界。
结尾的“老夫久厌尘埃缚,拟借僧房过一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逃离尘世纷扰、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内心平静的渴望,通过对自然与禅宗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藕花”象征什么?
作者对尘世的态度是?
“禅本虚空随物悟”这一句强调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