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9:58
三光仪表正。
四气风云同。
戊已行初历。
黄钟始变宫。
平琮礼内镇。
阴管奏司中。
斋坛芝晔晔。
清野桂冯冯。
夕牢芬六鼎。
安歌韵八风。
神光乃超忽。
嘉气恒葱葱。
三种光辉的仪表都端正,
四种气候的风云都相同。
戊己年初的历法已经开始,
黄钟的音律也开始变换。
平琮在礼仪中镇守着,
阴管在祭司中奏乐。
斋坛上芝草光辉闪烁,
清新的野外桂树轻轻摇曳。
夕阳下的六鼎散发着芬芳,
安详的歌声伴随着八方的风。
神光在此间瞬息闪现,
美好的气氛常年如葱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庾信,字宗宪,号长风,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擅长诗歌和骈文。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融合古典文化与个人情感,作品内容多涉及历史、哲学及社会风俗。
创作背景: 《周祀五帝歌》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歌表达对古代帝王的崇敬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文化追求和道德情操。
《周祀五帝歌》是一首极具历史感和仪式感的诗作。诗中通过“三光”、“四气”等意象,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庄重和神秘的氛围。诗人在描绘古代祭祀场景时,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具有层次感和深度。
诗的开头以“三光仪表正”引入,象征着天地的和谐与秩序,接着“戊已行初历”指向时间的流转,隐喻着历史的延续。黄钟的变宫则暗示着音乐与和谐的重要性,音乐在古代祭祀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从“平琮礼内镇”到“阴管奏司中”,诗人描绘了祭祀仪式的细节,展现出古代礼仪的庄严与神圣。在“斋坛芝晔晔”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机与希望的感觉,仿佛是对美好未来的祈愿。
整首诗以“神光乃超忽”结束,强调了神灵的降临与美好气氛的常在,营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愿景。诗的情感基调温柔而深沉,蕴含着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礼乐为主题,表现了对古代文明的崇敬与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光”指的是哪三种光辉?
A. 日、月、星
B. 风、雨、雷
C. 光、热、电
“黄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
B. 音乐
C. 战争
诗中的“斋坛”代表了什么?
A. 美食
B. 祭祀的地方
C. 学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周祀五帝歌 黄帝云门舞》的诗意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