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2:49
沁园春 其二
作者: 邵亨贞 〔元代〕
漆点填眶,凤梢侵鬓,天然俊生。
记隔花瞥见,疏星炯炯,倚阑延伫,止水盈盈。
端正窥帘,瞢腾凭枕,睥睨檀郎长是青。
销凝久,待嫣然一顾,密意将成。
困酣时倚银屏。强临镜匆匆犹未醒。
忆帐中亲睹,似嫌罗密,尊前斜注,翻怕镫明。
醉后看承,歌时斗弄,几度孜孜频送情。
难忘处,是香罗揾透,别泪双零。
全诗翻译:
眉眼如漆点般明亮,仿佛凤梢轻轻拂过鬓发,真是天生的俊美。
记得隔着花丛一瞥而见,那稀疏的星星闪烁,倚着栏杆静静伫立,水面如镜般盈盈。
端正地窥视帘子,模糊中倚靠在枕头,目光不经意地瞥向那位檀郎,心中有无尽的思念。
凝望已久,期待她嫣然一笑,心中暗藏的情意就将得以实现。
在困倦的时刻,倚靠着银色的屏风,匆忙照镜子却还未醒悟。
回忆起在帐中亲眼所见,似乎觉得那罗绮太过紧密,酒杯前斜斜的注视,反而怕那灯光太亮。
醉后看待承诺,歌唱时频频挑逗,几度默默送去情意。
难以忘怀的,是那香罗轻轻拭去泪水,双眼泪流。
作者介绍:
邵亨贞,元代文学家,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其作品多描写爱情、自然美,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
《沁园春 其二》是在元代特定社会环境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爱情的追求与思考。诗中描绘的细腻情感与优美景致,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沁园春 其二》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与美好回忆。全词以优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轻柔而深刻的爱情情感。
词的开头部分,通过“漆点填眶”与“凤梢侵鬓”的比喻,描绘出女子的美丽,给人一种天生的俊美感。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她隔花相见的情景,描绘出那一瞬间星光璀璨,水面如镜的美丽。这里,诗人不仅在描写外在的美,更在表现内心的悸动与期待。
词中反复提到“倚”和“窺”,显示出一种无声的暗恋与期待。尤其是“待嫣然一顾,密意将成”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仿佛只要她一个回眸,所有的情感就能得以释放。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回忆的追忆,诗人在醉后对承诺的回想与那份轻柔的情意,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与不舍。整首词在优雅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中,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复杂,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思念,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爱情的柔美与复杂,体现了人们对真挚情感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漆点填眶”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眼睛明亮
B. 头发
C. 衣服
答案:A
“待嫣然一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恨意
B. 渴望
C. 焦虑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香罗”代表了什么?
A. 美丽的衣服
B. 细腻的情感
C. 友情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对爱情的思念与追忆,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与邵亨贞的《沁园春 其二》相比,李清照的作品更加直接而浓烈,而邵亨贞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更为隐晦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