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3:52
沁园春·春夜饮宫半村素涛山房
作者: 陆震 〔清代〕
岁岁扁舟,浪迹他乡,今又吴陵。喜君家兄弟,尊前具在,当年台榭,月下重登。
隔座藏钩,分曹射覆,小槅玲珑午夜灯。光遥射,见玉兰枝上,花白于冰。
春天酒价初增。羡玉椀香浮竹叶澄。恰臣犹未醉,还能一斗,君如不惜,更给三升。
馋更思羹,饥还索饼,琐琐应教小妇憎。聊相戏,想欲眠时候,娇困腾腾。
每年我都乘船漂泊在外,今天再次回到吴陵。很高兴你家兄弟都在我的面前,当年我们曾在台榭下,月光下重聚。
隔座的朋友在藏钩,分成两组射覆,桌上的小灯在午夜时分显得玲珑剔透。灯光遥远照射,映照出玉兰枝上的花,洁白如冰。
春天的酒价初增,羡慕那玉碗中的香气漂浮,竹叶清澈。此时我虽然还未醉,仍能喝一斗,如果你不吝惜,再给我三升。
我馋着想吃羹,肚子饿还想要饼,琐琐碎碎的事情应该让小妇人憎恨。聊着玩笑,想等要睡的时候,困得娇喘吁吁。
陆震,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歌常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沁园春·春夜饮宫半村素涛山房》创作于春夜,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饮酒作乐,描绘了一个温馨、愉快的聚会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在形式上属于词的风格,内容则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夜饮酒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温暖的友谊和春天的生机。开头几句,诗人借助扁舟的意象,表达出自己常年漂泊的生活,然而在吴陵的重聚中却找到了归属感和温暖。接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聚会的氛围,隔座的朋友、射覆的游戏、午夜的灯光,这些细节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欢乐与轻松。
诗中对玉兰花的描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增添了一层美好的意境。同时,酒价的上涨隐喻着春天的生机和生活的变化,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最后,诗人以饮酒作乐的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和无奈,显示了生活中的琐碎与烦恼。
诗的结尾部分,虽有对食物的渴望和疲惫的描写,但整体仍然充满了欢快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轻松与自在,展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对生活的热爱。
岁岁扁舟,浪迹他乡,今又吴陵。
每年我都在外漂泊,今年再次来到吴陵,这句话表达了漂泊与归属的矛盾。
喜君家兄弟,尊前具在,
见到朋友与兄弟们在身边,心中倍感欢喜,展现出友谊的珍贵。
当年台榭,月下重登。
回忆往昔,在月光下重聚的美好时光,增添了怀旧的情感。
隔座藏钩,分曹射覆,
朋友间的嬉戏游戏,展现了生活的乐趣和友谊的亲密。
小槅玲珑午夜灯。
细致的描写小灯的美丽,营造出温馨的聚会氛围。
光遥射,见玉兰枝上,花白于冰。
通过灯光照射,映出玉兰花的洁白,象征春天的到来。
春天酒价初增。
暗示春天的生机和生活的变化,酒价上涨,生活更为丰富。
羡玉椀香浮竹叶澄。
描写酒的香气,增添了生活的美好。
恰臣犹未醉,还能一斗,
表达饮酒的欢快,尽管未醉,仍想继续。
君如不惜,更给三升。
对友人慷慨的期待,展现友情的深厚。
馋更思羹,饥还索饼,
体现诗人对食物的渴望,也反映了生活的琐碎。
琐琐应教小妇憎。
生活琐事让人烦恼,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
聊相戏,想欲眠时候,娇困腾腾。
朋友间轻松的玩笑,尽管困倦但仍享受这份温暖。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欢聚中的轻松与愉悦。诗人在饮酒作乐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吴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方的城市
B. 北方的山脉
C. 东海的岛屿
D. 西部的草原
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是怎样的?
A. 不喜欢饮酒
B. 乐于饮酒,享受与友人共饮的时光
C. 只喝少量酒
D. 厌倦饮酒
诗中的“玉兰”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丰收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的礼赞,更是对生活和友谊的深刻思考,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