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家傲 其六 送春六曲》

时间: 2025-05-09 16:00:32

诗句

断送春光唯是酒。

玉杯重捲纤纤手。

檀板轻敲歌欲就。

眉黛皱。

翠环暗点金钗溜。

自笑而今成老丑。

莺花依旧情非旧。

杨柳自从春去后。

谁抬举。

腰支新也如人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00:32

原文展示:

渔家傲 其六 送春六曲
段克己 〔金朝〕
断送春光唯是酒。
玉杯重捲纤纤手。
檀板轻敲歌欲就。
眉黛皱。
翠环暗点金钗溜。
自笑而今成老丑。
莺花依旧情非旧。
杨柳自从春去后。
谁抬举。
腰支新也如人瘦。

白话文翻译:

春光已尽,只剩下酒。
玉杯在纤纤手中频频举起。
檀板轻轻敲打,歌声即将响起。
眉间轻皱。
翠环轻轻点缀,金钗悄然滑落。
自嘲如今已成老丑。
莺花依旧,却不再有昔日的情怀。
自从春天过去后杨柳也不再如旧。
谁来抬举我?
虽说腰身依旧,却也如人般消瘦。

注释:

  • 断送春光: 意思是春天的光景已经过去,强调时光流逝。
  • 玉杯: 指用美玉制成的酒杯,象征着美好与享乐。
  • 檀板: 一种打击乐器,用于伴奏,暗示即将开始的歌唱。
  • 眉黛皱: 指因心情或思虑而皱起眉头。
  • 翠环: 可能指耳环或手镯等装饰品,象征女性的美丽。
  • 金钗: 用于插发的金属饰品,象征传统的女性美。
  • 老丑: 自嘲年华已逝,容颜不再。
  • 莺花依旧: 说明春天的自然依然存在,但情感已不如以前。
  • 谁抬举: 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被遗忘的感觉。
  • 腰支新也如人瘦: 指即使身形保持,但内心依旧感到疲惫和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克己,金朝诗人,以其精致的词风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体验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诗人通过酒、音乐等意象,表达对春光的留恋以及对自身衰老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岁月变迁中的无奈与感伤。

诗歌鉴赏:

《渔家傲 其六 送春六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结束和个人情感的变化。诗中开头一句“断送春光唯是酒”直接点明了主题,酒成为了诗人对抗失去春光的唯一方式。接着,作者用“玉杯重捲纤纤手”描绘出一幅优雅的饮酒画面,手指轻巧地捧着酒杯,似乎在享受这一刻的美好。

然而,随着“眉黛皱”的出现,优雅背后掩藏着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接下来的“自笑而今成老丑”更是透出一种自嘲,诗人感叹岁月无情,年轻的容貌已不再,令人感到无奈与悲凉。诗中“莺花依旧情非旧”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景依旧存在,但情感却因时间的流逝而不再如初,增添了几分惆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的描写,又有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自身变化的无奈。结尾“腰支新也如人瘦”,更是将个人的衰老与春天的逝去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断送春光唯是酒: 春天的美好因酒而被消磨,揭示了对春光的依恋。
  • 玉杯重捲纤纤手: 描绘了饮酒的优雅动作,表面上看似欢愉。
  • 檀板轻敲歌欲就: 音乐伴随酒歌,增添了欢快气氛。
  • 眉黛皱: 心中隐忧与愁苦暗藏。
  • 翠环暗点金钗溜: 精致的装饰品象征着逝去的青春。
  • 自笑而今成老丑: 自嘲容颜的衰老,感慨岁月的无情。
  • 莺花依旧情非旧: 自然依然美丽,但情感已不复往昔。
  • 杨柳自从春去后: 对比春去后万物的凋零,暗示个人的失落。
  • 谁抬举: 孤独感涌上心头,渴望被重视。
  • 腰支新也如人瘦: 身体虽保持,但内心的疲惫显而易见。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莺花依旧情非旧”中,春天的花鸟仍在,却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自身衰老的自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 象征青春、生命的活力。
  • : 代表享乐与逃避现实。
  • 玉杯、檀板: 体现优雅的生活方式与音乐的陪伴。
  • 翠环、金钗: 传统女性美的象征,代表过往的美好时光。
  • 莺花、杨柳: 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循环,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渔家傲 其六 送春六曲》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的美
    B. 对春天的留恋与对衰老的感慨
    C. 酒的享受
    D. 对爱情的追求

  2. 诗中“翠环暗点金钗溜”的意思是?
    A. 描述盛装打扮
    B. 体现个人的失落与变化
    C. 表达对时尚的追求
    D. 赞美女性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女性的细腻情感。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对时间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较,段克己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苏轼则更强调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都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表现形式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重九登增江凤台望崔清献故居) 念奴娇(梅花) 贺新郎(听琵琶) 满江红 重九登增江凤台望崔清献故居 谢谢叠山惠杜诗纸被 甲辰元日 挽赵秋晓 其三 挽赵秋晓 其二 舟行 早秋有怀寄赵华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郢中白雪 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云摇 乙字旁的字 算尽锱铢 子字旁的字 犀灯然 盥耳山栖 独见之明 饮牛津 屯兵 包含出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摧志屈道 巛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挝的词语有哪些 高压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