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9:27
满江红 其二
作者: 汪莘 〔宋代〕
洞府瑶池,多是见桃红满地。君试问江海清绝,因何抛弃。仙境常如二三月,此花不受春风醉。被贩儿俚妇折来看,添憔悴。泛雪艇,摇冰枻。溪馆静,村扉闭。须祁寒彻骨,清香透鼻。孤竹赤松真我友,姚黄魏紫非吾契。笑方壶日日绕南枝,犹多事。
在洞府和瑶池中,满地都是桃花盛开的景象。请问,江海如此清澈,为什么要抛弃这些美好?仙境如同二三月的春天,这些花却不受春风的陶醉。被贩卖的女人和乡下的妇人前来观看,只会增添她们的忧愁。轻舟在雪中漂荡,摇动着冰冷的桨。溪边的客馆静悄悄,村子的门也紧闭。寒气刺骨,清香扑鼻。孤独的竹子和赤松才是真正的朋友,而姚黄和魏紫却不是我的知己。笑着提着壶,日日围绕在南枝旁,却无数烦恼。
汪莘,字子约,号若愚,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和诗歌,作品多描绘山水、花鸟,风格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满江红 其二》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民族危机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友谊的珍视。
《满江红 其二》是一首兼具自然美与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瑶池洞府的桃花盛景,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美好境界。然而,诗人却在这美景中感受到了一丝忧伤与失落,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诗中的“君试问江海清绝,因何抛弃”一语,直指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似乎在质问为什么美好的事物会被遗弃。
“被贩儿俚妇折来看,添憔悴”则揭示了社会底层女子的悲惨命运,诗人的同情与关怀由此流露无遗。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泛雪艇,摇冰枻”勾勒出寒冷寂静的冬日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清冷的氛围。此时,孤竹赤松成为诗人的真友,反映了他对真实友谊的渴望与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既有对友情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该诗表达了对理想美好的追求,对现实无情的感慨,以及对真实友谊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桃红满地”象征什么?
“被贩儿俚妇折来看”中,诗人表现了对谁的同情?
诗中提到的“孤竹赤松”象征什么?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汪莘的《满江红 其二》在描绘自然景象时,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