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6:22
沙岸萦回入草泥。霜余烟景自凄迷。树嫌川近重重掩,云要村深故故低。茅盖屋,稻分畦。何人今日此幽栖。十年来往山阳道,只清溪过马。
沙岸蜿蜒环绕,深入草丛泥地。霜后的烟雾景象,显得格外凄迷。树木似乎嫌弃河流近,重重叠叠地遮掩着;云彩也因村庄深处而故意低垂。茅草盖的房屋,稻田分隔成畦。今天何人会在此幽静之地栖息?十年来我往返山阳的道路,唯有清溪流过,马儿轻轻踏水而过。
元好问,字廷圭,号山阳,元代著名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以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元好问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尤其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生活的真实感受。
《鹧鸪天 山阳七圣堂》创作于元代,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山阳七圣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对于人文历史的追溯与思考。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山阳的宁静环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开篇的“沙岸萦回入草泥”,生动地描绘出蜿蜒的河岸与泥土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霜余烟景自凄迷”,将霜后的景象与烟雾结合,既表现了秋冬的萧瑟,也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人通过对树木和云彩的描写,传达了他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感慨。“树嫌川近重重掩,云要村深故故低”,映射出自然界的种种关系,似乎树木和云彩都在与人类的生活保持距离,增添了诗的层次感。最后以“十年来往山阳道,只清溪过马”收尾,既是对自己往昔岁月的回顾,也是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反映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的渴望。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元代
C. 明代
“何人今日此幽栖”的意思是什么?
A. 今天谁在这里住?
B. 今天谁在这里游玩?
C. 今天谁在这里工作?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繁华热闹
B. 幽静自然
C. 破败荒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