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新昌入天台》

时间: 2025-07-28 05:24:57

诗句

升高无过胡孙擂,行险胜於老鼠梯。

何事将身来试比,要参大士石桥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5:24:57

原文展示:

自新昌入天台
升高无过胡孙擂,
行险胜於老鼠梯。
何事将身来试比,
要参大士石桥西。

白话文翻译:

从新昌进入天台,
攀登的高度没有超过胡孙的擂台,
这条路虽然危险,却胜过老鼠的梯子。
为什么要冒险来和你比试呢?
我只想去拜访大士,去石桥的西边。

注释:

  • 升高:攀登的高度。
  • 无过:没有超过。
  • 胡孙擂:此处指的是一个高处的擂台,象征着攀登的目标。
  • 行险:走这条危险的道路。
  • 胜於:胜过,超过。
  • 老鼠梯:老鼠的梯子,象征着低劣的攀登方式。
  • 何事:为什么。
  • 将身:冒着生命的危险。
  • 试比:进行比较或竞争。
  • 大士:指的是佛教中的大菩萨,象征着崇高的精神追求。
  • 石桥西:指向一个具体的地点,隐喻追求的目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伯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和人文景观,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游历天台山时,借景抒情,表达对高峰的向往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天台山在历史上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诗人在此游历,心怀崇高的信仰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新昌入天台”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在攀登天台山的过程中对人生与信仰的思考。诗中的“升高无过胡孙擂”既强调了攀登的艰难,也隐含了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通过与“老鼠梯”的对比,作者不仅表现出高峰的艰险,更体现了对低劣手段的鄙视。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情感上细腻而深邃,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信仰的执著追求。

最后一句“要参大士石桥西”则是诗中情感的高潮,表明作者的最终目的地是追寻佛教的智慧与启迪。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外在山水的探索,更是对内心自我的追寻与反思。作品通过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自新昌入天台:作者从新昌出发,进入天台,暗示旅途的开始。
    • 升高无过胡孙擂:攀登的高度没有超过胡孙的擂台,说明目标的难度。
    • 行险胜於老鼠梯:尽管路途险峻,但比起老鼠的梯子,还是有其意义。
    • 何事将身来试比:表达对人生选择的疑问,是否值得冒险。
    • 要参大士石桥西:最终目标指向大士,象征着对精神信仰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老鼠梯”比喻低劣的攀登方式,强调高峰的艰难。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展现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对精神信仰的向往。整体情感基调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胡孙擂:象征着高远的目标与理想。
  • 老鼠梯:代表低劣与平庸的追求。
  • 大士:象征着崇高的精神追求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胡孙擂”象征什么?
    A. 低劣的攀登方式
    B. 高远的目标
    C. 难以攀登的山峰
    D. 诗人的故乡

  2. “何事将身来试比”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风光
    B. 人生选择
    C. 旅行的意义
    D. 友情的重要

  3. 诗中提到的“石桥西”指的是什么?
    A. 一条小路
    B. 一个具体的地点
    C. 诗人的家乡
    D. 一座山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表达对高山的敬仰与人生理想的追求。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探讨旅途中的人性与理想。

诗词对比:
对比郑伯英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可以发现两位诗人在描写山水时,郑伯英更侧重于人生的思考与内心的探求,而李白则体现了豪放与对自然的直接赞美。通过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对山水的不同理解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李邕(一作送李安邑)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 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綵花应制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时移事去 驾帖 室迩人遐 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依流平进 韑象 丿字旁的字 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矫枉过直 惜闵 鼎字旁的字 换锦 辛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活泼天机 青黄沟木 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