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3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9:22
遣兴 其二
作者:王冕
直北黄河走,江南白浪浮。
人民正饥渴,官府急诛求。
处处催兵器,城城建火楼。
老吾头已白,忍死为君忧。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的黄河奔流而下,南方的白浪翻滚。人民正在忍受饥渴的痛苦,官府却急于征收税赋。到处都在催促制造兵器,各个城市都在兴建火楼防御。作者自己已经年老白发,却忍不住为国家的忧虑而心痛。
作者介绍: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书法家、画家,以其高洁的品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其诗作常表达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他的作品多融诗、书、画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国家频繁发生战乱,百姓生活困苦。王冕作为一位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内心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促使他创作这首诗,表达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
《遣兴 其二》通过简练而有力的笔触,刻画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与官府的无情。开篇的“直北黄河走,江南白浪浮”展现了地理的对比,暗示着北方与南方的不同命运,而“人民正饥渴,官府急诛求”则直接揭露了当时政权对百姓的压迫,强调了百姓的苦难。
接下来的“处处催兵器,城城建火楼”进一步表现了社会的紧张局势,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角落,城市到处都在为防御而忙碌,显现出一种急迫而惶恐的氛围。最后两句“老吾头已白,忍死为君忧”则是诗人自我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老,却依然心系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王冕对国家、对人民深切的关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种常见而又珍贵的情感,王冕通过这首诗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与忧虑,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河”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为什么感到忧虑?
“老吾头已白”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冕的《遣兴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在忧国忧民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杜甫在《春望》中描绘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感叹国家的衰败。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但王冕的诗更加直接,充满了个人的情感投入,而杜甫的诗则更具宏观视角和哲理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