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城子》

时间: 2025-04-23 16:18:51

诗句

胭脂坡上月如钩。

问青楼。

觅温柔。

庭院深沉、窗户掩清秋。

月下香云娇堕砌,花气重,酒光浮。

清歌皓齿艳明眸。

锦缠头。

若为酬。

门外三更、灯影立骅骝。

结习未忘吾老矣,烦恼梦,赴东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18:51

原文展示:

胭脂坡上月如钩。问青楼。觅温柔。庭院深沉窗户掩清秋。月下香云娇堕砌,花气重,酒光浮。清歌皓齿艳明眸。锦缠头。若为酬。门外三更灯影立骅骝。结习未忘吾老矣,烦恼梦,赴东流。

白话文翻译:

在胭脂坡上,明月如钩,向青楼询问,寻觅那份温柔。庭院深沉,窗户掩映着清秋的气息。月光下,香云轻柔地洒落在台阶上,花香浓郁,酒光摇曳。清丽的歌声伴着皓齿和明眸,头发上缠着锦绸的头饰。若是为了相会,门外三更时分,灯影中骅骝马静立。旧习未忘,我已老矣,烦恼的梦随东流而去。

注释:

  • 胭脂坡:指盛产胭脂的地方,象征着红颜女子的聚集地。
  • 月如钩:比喻月亮的形状像钩子,象征着孤独的夜晚。
  • 青楼:指歌舞妓院,代表着温柔的女子。
  • 清秋:指清冷的秋季,给人一种淡雅的感觉。
  • 香云:指香气弥漫的云彩,象征着女子的柔美。
  • 骅骝:指一种良马,象征着骏马与豪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冯子翼,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情感与人生,风格细腻。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金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江城子》是一首婉约动人的词,描绘了月夜下的情景,融入了对温柔女子的向往与思恋。词中通过“月如钩”的意象,引入了孤独和思念的情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词人在描绘庭院的深沉、窗户的清秋时,展现了那份恬静又略带忧伤的气氛。月下的香云、花香、酒光,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朦胧的美感,仿佛在诉说着那份无法触及的温柔。最后的“结习未忘吾老矣,烦恼梦,赴东流”,更是突显了人生的无奈与岁月的流逝,令人感叹时光的无情。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胭脂坡上月如钩:开篇即以月亮的形状引入,设置了一个浪漫而孤独的场景。
    • 问青楼,觅温柔:词人向青楼中的女子寻求温柔,表露出对爱情的渴望。
    • 庭院深沉窗户掩清秋:描绘了静谧的秋夜,增添了诗的意境。
    • 月下香云娇堕砌:香气在月光下轻柔飘落,象征女子的柔美与芬芳。
    • 结习未忘吾老矣:表达了对旧习的怀念和对年华逝去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钩,形象生动。
    • 拟人:香云与花气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感情的表现力。
    • 对仗:如“清歌皓齿艳明眸”,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温柔女子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思念。
    • 香云:代表温柔与美好。
    • 灯影:暗示夜晚的静谧与人情的寂寥。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胭脂坡”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风景
      • B. 红颜女子的聚集地
      • C. 酒馆
    2. 诗中提到的“青楼”代表什么?

      • A. 高楼大厦
      • B. 歌舞妓院
      • C. 学校
    3. “烦恼梦,赴东流”的意思是?

      • A. 梦境美好
      • B. 烦恼随时间流逝
      • C. 梦想成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 冯子翼的《江城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体现了对温柔情感的追求,但冯子翼更为沉郁,而李清照则显得更为细腻与柔情。

参考资料:

  • 《金朝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嘲格辅元 湘川新曲二首 望罗浮歌 登五老峰 武昌漫兴 东古寺 招魂曲 听雨 宫人入道和唐人 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鄂君被 乙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神色自若 包含狸的成语 羽字旁的字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保险人 风信年华 殒身不恤 言笑不苟 邈若山河 备而不用 超然避世 癶字旁的字 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