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1:33
客至支筇出,俱云步履强。
礼犹尚筋力,病忍谓膏肓。
此别终千古,相陪苦一霜。
萧萧亭畔柳,回首重凄凉。
客人到来,我支着拐杖走出来,大家都说我的步伐还算矫健。
礼节上仍然重视身体的力量,然而疾病却让我忍受着深重的痛苦。
这次分别将永远留存在历史中,陪伴着我的是这凄苦的寒霜。
萧条的柳树在亭边摇曳,回首往事只觉得更加凄凉。
“膏肓”一词源于古代医学,指的是人身体内部的某个部位,寓意深重的疾病。此处用以强调诗人对身体状况的感慨与无奈。
陈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熟知,但其诗作常以清新脱俗、婉约动人著称,尤其擅长描绘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美景。
这首诗作于秋天,正值人生的告别时刻,诗人可能因友人离去而感到伤感,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对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思考。
《輓赵秋晓》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诗人通过对客人到来的描绘,以及自己身体状况的反思,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首先,诗人以“客至支筇出”开篇,给人以一种孤独的感觉,支筇(拐杖)象征着年老与衰弱,这种身体上的无力感与心理上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提到“礼犹尚筋力”,强调在社交中身体的强健仍被重视,然而疾病却让人难以自持,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最后两句中,“此别终千古”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不可逆转的时间流逝,而“萧萧亭畔柳”则通过描绘凋零的柳树,象征着凄凉与失落,增添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诗中虽有对现实的无奈,但也蕴含着对生命和友谊的珍视,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围绕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悲伤,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身体衰弱以及友谊珍贵的深刻感悟。
“支筇”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拐杖
B. 手杖
C. 长棍
D. 杖铃
“膏肓”一词在诗中用来形容什么?
A. 青春
B. 疾病
C. 离别
D. 友情
诗中提到的“萧萧亭畔柳”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友谊
B. 离别与凄凉
C. 春天
D. 快乐
答案:
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相比,陈庚的《輓赵秋晓》更加强调对身体与时间流逝的感慨,前者更多的是对兄弟情谊的思念,而后者则在凄凉中反映出人生的无奈与离别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