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谢友人惠犀皮胡瓶》

时间: 2025-05-02 12:49:10

诗句

灵犀鳞甲鸱夷腹,块土能奇诧善埏。

器似虞陶知不窳,规同庄埴巧成圆。

雕镌尚喜兼文质,空洞只堪容圣贤。

於一器中求不器,愿珍嘉惠比韦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10

原文展示:

谢友人惠犀皮胡瓶

灵犀鳞甲鸱夷腹,
块土能奇诧善埏。
器似虞陶知不窳,
规同庄埴巧成圆。
雕镌尚喜兼文质,
空洞只堪容圣贤。
於一器中求不器,
愿珍嘉惠比韦弦。

白话文翻译:

这件胡瓶用灵犀的皮和鳞甲制成,形状独特,令人惊讶。
器物的泥土也很奇特,经过巧妙的制作,成就了美好的造型。
这器物的外观像虞国的陶器,绝对不逊色,
它的形状就像庄子的陶土,圆润而完美。
雕刻的工艺兼具文采和质朴,
空洞的地方只适合容纳圣贤。
在这个器物中寻求的不仅是器物本身,
我愿意珍视这份厚礼,胜过韦弦的美妙。

注释:

字词注释:

  • 灵犀:犀牛的皮,形容材质珍贵。
  • 鸱夷:古代一种鱼,形容器物的形状。
  • 虞陶:虞国出产的陶器,象征精美的工艺。
  • 庄埴:庄子时代的陶土,代表传统的手艺。
  • 文质:文采与质朴,形容器物的内外兼修。
  • 韦弦:古代乐器的弦,象征美好。

典故解析:

  • 虞陶:源于《史记·货殖列传》,虞国以陶器著称。
  • 庄子:道家思想家,强调自然与人性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精湛的诗艺而闻名,常以自然与人文结合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朋友赠送一件珍贵的犀皮胡瓶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和对器物艺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一件艺术品的深情赞美。开篇便以“灵犀鳞甲鸱夷腹”引出胡瓶的材质与形状,显示出诗人对物品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接着,通过对泥土的夸赞,诗人强调了工艺的巧妙与独特,表达了对传统工艺的敬仰。

在“器似虞陶知不窳”一句中,诗人将胡瓶与虞国陶器相提并论,突显了其艺术价值的非凡。而“规同庄埴巧成圆”则体现了制陶工艺的精湛与传统的延续,二者的结合让人感受到古代艺术的美感与智慧。

整首诗不仅是在赞美一件器物,更是在表达一种哲学思考:在外在的器物中,诗人渴望寻找内在的精神与道德。最后一句“愿珍嘉惠比韦弦”则是对友人馈赠的深切感激,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高尚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绘器物的材质与造型,强调其独特性与美观。
    • 第三、四句对比虞陶与庄埴,突显工艺的高超与传统的美感。
    • 第五、六句表达对文质兼备的追求,强调内涵的重要性。
    • 第七、八句则引申至对友谊与馈赠的深切感慨,超越了物质层面。
  • 修辞手法

    • 使用比喻,如“灵犀鳞甲”形象地描绘了器物的珍贵。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使得读者在朗读时能够感受到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

    • 诗中不仅有对器物的赞美,更蕴含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艺术与道德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犀:象征珍贵与稀有,代表了友谊的珍贵。
  • 虞陶:象征传统工艺的高超,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 文质:象征内在价值,强调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灵犀鳞甲”中的“灵犀”指的是: A. 一种鱼
    B. 犀牛的皮
    C. 一种乐器

  2. 诗中提到的“虞陶”代表: A. 美丽的花卉
    B. 精美的陶器
    C. 古代的书籍

  3. “愿珍嘉惠比韦弦”中的“韦弦”象征: A. 友情的珍贵
    B. 美妙的乐器
    C. 古代的文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花卿》: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感激。
  • 李白的《月下独酌》:探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诗词对比

  • 陈庚与杜甫的作品在表达友谊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侧重于社会与历史,而陈庚则聚焦于个人情感与艺术陶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阮郎归 青玉案 和王倅见惠十篇 阳春谣 千秋岁 酒泉子 好事近 其二 菩萨蛮 山居杂诗九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济弱扶倾 氏字旁的字 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稚秋 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岌岌不可终日 有采 倩影 亅字旁的字 内寒 鬲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正视绳行 包含患的词语有哪些 砧子 彐字旁的字 邺架之藏 委曲周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