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鹊踏枝 酬包朗生天笑自台湾寄示近诗》

时间: 2025-08-09 12:07:40

诗句

惨碧蕉林初过雨。

野葛齐纨,时有清风度。

眉月窥人低绮户。

海天小阁浑无暑。

开遍庭前招隐树。

道是中秋,恰是春光暮。

春水方生君可去。

鸥边梦熟江南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07:40

原文展示:

惨碧蕉林初过雨。
野葛齐纨,时有清风度。
眉月窥人低绮户。
海天小阁浑无暑。
开遍庭前招隐树。
道是中秋,恰是春光暮。
春水方生君可去。
鸥边梦熟江南路。

白话文翻译:

在惨淡的碧绿蕉林中,刚刚下过雨。
野生的葛藤像纨绸一样齐整,时不时有清风吹过。
眉月悄悄窥视着人,低下头来透过绮丽的窗户。
海天之间的小阁楼里,一点也没有炎热的感觉。
庭前的招隐树开满了花。
说是中秋,其实恰好是春天的傍晚。
春水刚刚复苏,你可以离去了。
在海鸥旁的梦中,已熟悉那江南的道路。

注释:

  • 惨碧:形容蕉林的颜色,惨淡的绿。
  • 齐纨:指野葛藤的整齐,像丝绸一样的平整。
  • 眉月:指新月,形状像眉毛。
  • 绮户:华丽的窗户。
  • 招隐树:指招隐树,象征隐逸的生活。
  • 中秋: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但此时却是春天的傍晚。
  • 鸥边梦熟:意指在海鸥旁的梦中,已经熟悉了江南的路。

典故解析:

“中秋”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和丰收。而诗中提到的“春光暮”,则是通过时间的错位,体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江南路”也可视为对故乡的思念,江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地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鹓雏,近代诗人,擅长写作古典诗词,风格细腻,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台湾,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留恋。

诗歌鉴赏:

《鹊踏枝 酬包朗生天笑自台湾寄示近诗》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古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深刻体悟。开篇的“惨碧蕉林初过雨”便勾勒出一幅清新而略显忧郁的自然图景,蕉林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晰,仿佛一切都在沉静中复苏,带给读者一种清新的气息。

接下来的“野葛齐纨,时有清风度”,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好,葛藤整齐如丝绸,清风轻轻拂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氛围。诗人通过“眉月窥人低绮户”这一句,赋予了自然以生命,眉月似乎在窥视人类的生活,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诗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也隐含着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道是中秋,恰是春光暮”,意在表达对时间的错位感,仿佛春天的美好与中秋的团圆产生了某种悖论,令人感到惆怅。

最后,诗人以“鸥边梦熟江南路”结束,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在海鸥边的梦中,江南的道路已然熟悉,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昔日生活的向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惨碧蕉林初过雨”:蕉林经过雨水洗礼,显得更加惨淡而清新。
    2. “野葛齐纨,时有清风度”:自然环境中,葛藤整齐,偶尔有清风拂过,显示自然的和谐美。
    3. “眉月窥人低绮户”:新月似乎偷偷看着人,通过华丽的窗户,增添了神秘感。
    4. “海天小阁浑无暑”:小阁楼在海天之间,显得凉爽无暑,带来一丝清凉。
    5. “开遍庭前招隐树”:庭前的招隐树开满花,象征隐逸与宁静。
    6. “道是中秋,恰是春光暮”:时间的错位,中秋的象征与春天的傍晚形成对比。
    7. “春水方生君可去”:春水复苏,暗示着新的开始,可以离去。
    8. “鸥边梦熟江南路”:在海鸥旁的梦中,已熟悉江南的道路,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眉月窥人”将月亮拟人化,增添了诗意。
    • 对仗:“惨碧”“齐纨”,通过对仗加强了语句的韵律感。
    • 意象:“蕉林”“春水”“江南路”,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 蕉林: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复苏,带有清新的气息。
  • 清风:象征自由与宁静,增添了诗的意境。
  • 眉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神秘,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春水:象征新生与希望,传递出积极的情感。
  • 江南路:象征故乡,寄托了对过去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惨碧蕉林”指什么样的景象?

    • A. 明亮的绿
    • B. 严酷的景象
    • C. 清新的景象
      答案:B
  2. 诗中“眉月”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新月
    • C. 星星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江南路”象征着什么?

    • A. 旅程
    • B. 故乡
    • C. 未来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白《静夜思》中对月的思念相比,姚鹓雏此诗更倾向于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李白的情感直接而激昂,而姚鹓雏则是细腻而含蓄,展现了不同的诗风与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姚鹓雏诗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山墅 古人行 次韵胡兄 赵尉催筑秋崖 次韵王兄 次韵话别 双头兰 杨柳枝 其五 此君室 酹江月(万花园用朱行父韵呈制帅赵端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海鲸波 覆车继轨 包含敦的成语 专一不移 曰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增羡 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依仁游艺 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依然故物 齲字旁的字 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文鸳 卜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花花柳柳 市粜 劳民伤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