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1:59
《鹊踏枝 其一 读报,知北平危矣》
忍与舆图终日对。
指点丰台,猛忆西山翠。
除却酸辛无别味。
教人北望添憔悴。
众醒于今怜独醉。
满地江湖,总是流离泪。
鬯好风来分向背。
葵花汝有羞心未。
整首诗的白话文翻译如下:
我忍耐着与地图对峙整日,
指着丰台,猛然想起西山的翠绿。
除了这份酸楚,别无其他滋味,
使得我向北望去更添愁苦。
众人都已清醒,唯我仍在沉醉。
满地的江湖,尽是流亡者的泪水。
愿风能把我的向背分开,
葵花啊,你是否还有羞怯之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卢前(1890-1974),字仲华,号白山,近现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融入了强烈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北平战火纷飞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时局危机重重。诗人通过阅读报纸了解到北平的动荡,感受到深深的忧虑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比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展现了诗人在动乱背景下的复杂心境。开头“忍与舆图终日对”,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沉重,地图象征着国家的命运,舆图的对峙则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思熟虑。接着“指点丰台,猛忆西山翠”,丰台与西山之间的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也揭示了现实的惨淡与无奈。
而“除却酸辛无别味”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涩,生活中除了痛苦,再无其他的滋味。这种情感在“教人北望添憔悴”中得以深化,北方的动荡与自身的无力感交织在一起,令诗人更加感到焦虑与悲愁。
“众醒于今怜独醉”一语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旁人已然觉醒,唯有自己仍沉浸在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助中。最后几句“满地江湖,总是流离泪”,则通过江湖意象,形象地揭示了社会的动荡,表达了对流亡者命运的同情。
整首诗在写作技法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如比喻、对仗等,情感真挚,意象鲜明,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恋以及对动荡时局的无奈与哀愁。反映了历史时期人们面对苦难时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忍与舆图终日对”表达了什么情感?
“满地江湖,总是流离泪”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西山翠”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