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王兄》

时间: 2025-05-07 09:44:35

诗句

江分晓色洗征衣,吾道非邪傥是欤。

与世无缘伤骨鲠,归田有日放眉舒。

虎头食肉亦安用,牛背看山却自如。

留得荷锄双手在,尽堪老瓦一轩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4:35

原文展示:

江分晓色洗征衣,吾道非邪傥是欤。
与世无缘伤骨鲠,归田有日放眉舒。
虎头食肉亦安用,牛背看山却自如。
留得荷锄双手在,尽堪老瓦一轩渠。

白话文翻译:

江水分开,晨曦洗净了征衣,我的道理并非邪恶,难道不是吗?
与世无缘让我感到痛苦,归田的日子总会到来,届时我可以放松心情。
即使是虎头食肉也无所谓,骑在牛背上看山却显得悠然自得。
只要手中还握着锄头,便足以在老瓦下挖出一条水渠。

注释:

字词注释:

  • 晓色:清晨的光色。
  • 征衣:旅途中穿的衣服。
  • 吾道:我的道理或信念。
  • 无缘:没有缘分,指与世俗隔绝。
  • :喉咙里的鱼刺,象征痛苦。
  • 归田:回到乡间耕作。
  • 虎头:比喻凶猛的事物。
  • 牛背:指骑在牛背上,象征悠闲自在。
  • 荷锄:手持锄头,表示劳动的状态。
  • 老瓦:旧房屋的瓦片,象征简朴的生活。

典故解析:

  • “虎头食肉”可理解为面对危险或凶恶的事物。
  • “牛背看山”则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字景升,号山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人喜爱。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和田园生活,体现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方岳归隐田园之际,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反映出宋代士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选择远离政治纷争,享受简单宁静的乡村生活。

诗歌鉴赏:

《次韵王兄》是一首充满哲理的田园诗。在诗中,方岳通过描绘清晨的江水、征衣,展现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的开头,江水洗净了征衣,暗示诗人已告别了繁华的城市生活,迈向了宁静的自然。接着,诗人以“与世无缘”来表达自己的孤独与痛苦,但他并不抱怨,而是期待“归田有日”,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虎头食肉亦安用,牛背看山却自如”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即便是面对凶猛的生活,也不如在牛背上静看山景那样自在,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留得荷锄双手在,尽堪老瓦一轩渠”总结,强调劳动的快乐和田园生活的充实。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世俗的反思,也充满了对未来田园生活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分晓色洗征衣:清晨的江水映照出光色,洗净了游子在外的征衣,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吾道非邪傥是欤:诗人强调自己的信念并不邪恶,表达了对自身理想的坚定。
  • 与世无缘伤骨鲠:与世隔绝的生活让人感到孤独痛苦,骨鲠象征着难以吞咽的苦涩。
  • 归田有日放眉舒:期盼能有返回田园的日子,届时可以放松心情,享受自由。
  • 虎头食肉亦安用:即使面对危险的生活,诗人依然可以泰然处之。
  • 牛背看山却自如:骑在牛背上,俯瞰山景,体现出一种无忧的田园生活。
  • 留得荷锄双手在:只要还握着锄头,就能继续耕作,象征着对劳动的热爱。
  • 尽堪老瓦一轩渠:在老瓦下挖出一条水渠,体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虎头”和“牛背”比喻为生活的两种选择,展现不同的生存状态。
  • 对仗:如“与世无缘”和“归田有日”,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生命。
  • 征衣:代表漂泊与游子的孤独。
  • 虎头:象征着凶险的生活。
  • 牛背:象征着宁静安逸的田园生活。
  • 荷锄:象征着勤劳与自给自足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岳的“吾道非邪”是什么意思? A. 我的思想是错误的
    B. 我的信仰并不邪恶
    C. 我对生活的态度消极
    答案: B

  2. 诗中“归田有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乡村生活的厌倦
    B. 对未来田园生活的期待
    C. 对现状的不满
    答案: B

  3. “虎头食肉”与“牛背看山”的对比体现了什么主题? A. 生活的艰难与简单
    B. 选择与自由
    C. 劳动与休息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田园乐》王维

诗词对比: 对比方岳的《次韵王兄》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二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方岳更强调了内心的挣扎与超然,而陶渊明则更直接地描绘了田园的宁静与美好。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林泉 寄两银榼与裴侍郎因题两绝句 其二 叹鲁二首 野行 江上吟元八绝句 钱虢州以三堂绝句见寄,因以本韵和之 七言十二句赠驾部吴郎中七兄 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 寄刘苏州 途中寒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方兴未已 担惊受怕 言字旁的字 连宵彻曙 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玉骨冰肌 臣字旁的字 呼天号地 DIY 雾兴云涌 单人旁的字 考测 末车 恩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