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26:10
作者: 林逋 〔宋代〕
方塘波绿杜蘅青,
布谷提壶已足听。
有客新尝寒具罢,
据梧慵复散幽经。
在碧绿的方塘边,杜鹃花盛开,
布谷鸟在一旁鸣叫,仿佛是在提壶。
有客人刚刚品尝完寒食,
靠在梧桐树下,懒散地翻阅幽静的经文。
作者介绍: 林逋(967-1028),字季常,号清风居士,晚号孤山居士,浙江杭州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脱俗,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寒食节期间,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清淡态度,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相聚的珍视。
《山中寒食》是一首描绘春日山中宁静氛围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对生活的深思。在方塘波绿的描写中,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杜蘅青的意象则为诗增添了一层柔和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布谷鸟的鸣叫仿佛在为这宁静的景致添加了一份生命的气息,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与农事的开始。
随着诗情的展开,有客新尝寒具的描写则显示了诗人与友人间的亲密关系,寒食节的传统习俗也在此得到了体现。最后一句“据梧慵复散幽经”则是诗的高潮,诗人靠在梧桐树下,懒散地翻阅经文,既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也表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隐含着对世俗的淡泊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恰当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一种理想的隐士生活,给人以深思的余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愉悦,体现了对生活的淡泊与超然。
诗词测试:
诗中的“寒具”指的是什么?
A. 热食
B. 冷食
C. 茶具
D. 酒具
“布谷提壶已足听”中的“提壶”比喻什么?
A. 喝酒
B. 准备食物
C. 自然声音
D. 友人聚会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繁华都市
C. 隐逸生活
D. 旅行冒险
答案: 1.B 2.C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山中寒食》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情,但《山中寒食》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静夜思》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