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8:23
南歌子
作者: 沈端节 〔宋代〕
远树昏鸦闹,衰芦睡鸭双。
雪篷烟棹炯寒光。
疑是风林纤月到船窗。
时序惊心破,江山引梦长。
思量也待不思量。
泪染罗巾犹带旧时香。
远处的树木间,乌鸦在昏暗中喧闹,衰败的芦苇旁,睡着两只鸭子。
雪白的篷布和烟雾中的桨映出寒冷的光亮。
我疑惑是风吹动着林间的细月,映入了船窗。
时序的变换使我心惊,江山引发我长久的梦幻。
思虑也等于不思虑,
泪水染湿了罗巾,仍带着旧时的香气。
此诗中没有特别突出的典故,但在描写景物时,常用“月”、“风”、“江山”等意象,自古便有诗人利用这些自然景象抒发情感的传统。
作者介绍:沈端节,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主要以婉约为主,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秋冬的傍晚,诗人乘船游览,感受到时序流逝,思念往昔,因而写下此词,表达内心的惆怅与思念。
《南歌子》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开篇的“远树昏鸦闹”,以昏暗的环境与乌鸦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衰芦睡鸭双”,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冬的萧条与无奈。随着“雪篷烟棹炯寒光”的描写,诗人不仅描绘了寒冷的船上情景,亦透视出自我内心的冷清与孤寂。
“疑是风林纤月到船窗”,这一句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思绪结合,月光的细腻与风的轻盈,仿佛是他对往事的追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几句“思量也待不思量,泪染罗巾犹带旧时香”,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泪水染湿的罗巾不仅象征着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情感。
整首诗不只描绘了外在的景色,更通过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宋代词中对情感的细腻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对往昔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远树昏鸦闹”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A. 早晨的宁静
B. 黄昏的孤寂
C. 晚上的热闹
“泪染罗巾犹带旧时香”中的“旧时香”指的是什么?
A. 新的香水
B. 过去的回忆
C. 现在的情感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排比
B. 比喻、对仗
C. 反问、夸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