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3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31:05
鱼游春水(怨别)
作者: 马子严 〔宋代〕
池塘生春草。数尽归鸿人未到。
天涯目断,青鸟尚赊音耗。
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
巢燕引雏,乳莺空老。
庭际香红倦扫。
乾鹊休来枝上噪。
前回准拟同他,翻成病了。
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
眉间翠攒,鬓边霜早。
池塘里春草滋生,归来的鸿雁已经数尽,但我心中等待的人却始终未到。
天涯海角望去,视线断绝,青鸟的消息还未传来。
清晨的月亮常常窥探白玉堂,傍晚的细雨仍然浸湿青门小道。
巢里的燕子引着雏鸟,而乳莺却无奈地空老。
庭前的香红花草无人打理,
只剩下干鹊不再在枝头鸣叫。
原本打算与他一起,结果却因病而无法相见。
想要在红叶上写下思念,寄给谁呢?独自抱着孤桐,无心去挑选。
眉间的青丝愈发紧聚,鬓边的白霜也早已出现。
作者介绍:马子严,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离别、思念等情感,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的抒发成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诗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怨恨与无奈,反映了当时人们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复杂心理。
《鱼游春水(怨别)》是一首充满浓郁情感的古诗,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开篇以“池塘生春草”引入,生动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反衬出个人心中的孤寂。接着,诗人通过“数尽归鸿人未到”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期待与失落,鸿雁归来而人却未至,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诗中,青鸟的象征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在传递消息的鸟,更代表着心中遥不可及的期望。随着“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的描写,诗人展现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积淀,白玉堂和青门道既是物理空间的描绘,也是情感寄托的所在。
诗的后半部分,巢燕引雏与乳莺空老的意象,反映了家庭温暖与岁月流逝的对比,表达了内心的失落。最后两句“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孤独的心情与无处寄托的思念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后的思念和无奈,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怨恨与思念,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时间流逝与亲密关系时的复杂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出一幅富有情感深度的画面。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在自然界中存在,更在文化中承载了深厚的情感内涵,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鸟”象征什么?
A. 书信的传递
B. 离去的朋友
C. 美好的回忆
D. 自然的声音
诗人在等候谁的到来?
A. 亲人
B. 朋友
C. 爱人
D. 同事
“欲题红叶凭谁寄”的意思是?
A. 想在红叶上写字
B. 想在红叶上寄信
C. 想在红叶上题词
D. 想在红叶上画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