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9:42
《挽刘监庙》
去岁与君别,高谈气如虹。
酒酣出三诗,遗我意何穷。
归涂度黄花,偶遇衡人东。
问君无恙否,报言近已终。
闻之骇且疑,期君后凋松。
分携数月耳,鸡年何遽逢。
还家仅弛担,走哭悲填胸。
夫君乡评高,孝友古人同。
一第晚乃得,权门肯投踪。
暂出不少留,翩翩若冥鸿。
力学老不倦,进得新有功。
惜哉干国资,已矣浮云空。
最怜亲白发,行路为惨容。
赖是有子贤,接踵翔蟾宫。
朝来哀笳发,湘江雨濛濛。
月岭挂寒斗,霜林号凄风。
斯人重难见,夜台情得通。
去年我与你分别,畅谈时气如虹。
酒酣之际作了三首诗,留给我的情意无穷无尽。
回家的路上经过黄花,偶然遇见衡山的人。
问你身体可好,回说你已经去世。
听闻此事我惊恐而疑惑,期望你能在后来的岁月中继续生存。
我们曾经相伴了几个月,怎么在鸡年就匆匆相逢?
回到家里刚放下担子,悲痛在胸中涌现。
你在乡中声誉极高,孝顺与友爱如古人。
我只是在晚些时候才得知,权势之家怎肯接纳你?
短暂出行没有留下多少,翩翩如同幽冥的鸿雁。
你在努力学习,老而不倦,获得了新的成就。
可惜国家的财富,如今已如浮云空虚。
最让我怜惜的是你母亲的白发,行走在路上显得多么凄惨。
幸好你有贤德的儿子,接连飞升入月宫。
今天早上哀笳声起,湘江上细雨霏霏。
月岭挂着寒星,霜林中号啕着凄风。
如此的人再难见到,夜台的情意却可传达。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感情真挚、语言清新著称。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
《挽刘监庙》是为悼念刘监庙而作,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与哀痛,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中通过对往日欢聚的回忆与对逝去生命的惋惜,展现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挽刘监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亡诗,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与惋惜之情。诗的开头通过回忆与故友的高谈阔论,展现了二人曾经的亲密无间,言语中透着欢快与豪情。接着,诗人突然得知好友的离世,情感转为震惊与悲痛,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情感的起伏,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诗中“鸡年何遽逢”的感慨,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而“惜哉干国资,已矣浮云空”则引发了对人生价值的思索,揭示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真情的珍惜。最后,诗人以对友人母亲的关切和对儿子的赞誉结束,展现了人情的温暖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由欢乐转至悲痛,再到对未来的展望,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使人读来倍感心痛和惆怅。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珍贵友情的珍视与对逝者的哀悼。诗人在悼亡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并隐含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鸡年”指的是哪个生肖年?
诗人对于刘监庙的感情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