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9:2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29:25
减字木兰花
辛卯二月二十四日作,寒雨中春过半矣
卧闻百舌。清晓江城泥活活。花事匆匆。渐近清明舶棹风。小楼徙倚。犹是市声难到地。梦雨如尘。留作春寒老却春。
卧床听到百舌鸟的鸣叫,清晨时分在江城的泥土中显得生机勃勃。花事已经匆匆而过,清明节渐近,船桨划破了春风。小楼倚靠在一旁,市声却依然难以传到这里。梦中的细雨如尘埃般飘落,留下的春寒却让人感到春天的无奈。
作者介绍:姚鹓雏,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擅长词曲,作品多反映生活情感与自然景色。其诗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辛卯年二月二十四日,正值寒雨连绵之时,春天已过半,诗人心中感怀春天的消逝与生命的流逝,借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触。
《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感伤。诗的开头“卧闻百舌”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诗人卧于床中,耳畔传来百舌鸟的鸣叫,清晨的宁静与生机让人心生向往。然而,随着“花事匆匆”的描写,春天的美好似乎在一瞬间消逝,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流逝。清明节的临近,意味着春天的尾声,诗人以“舶棹风”描绘出一种生动的春日场景,但小楼的倚靠则让人感到一丝孤寂,城市的喧嚣难以抵达此处的内心宁静。
最后的“梦雨如尘”与“留作春寒老却春”更是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梦中的细雨如同春天的记忆,轻轻飘落,春寒的感觉则让人留恋不已。整首诗充满了对季节更迭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沉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流逝为主题,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借助自然景象折射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百舌”指的是哪种鸟?
a) 麻雀
b) 百舌鸟
c) 鹦鹉
答案:b) 百舌鸟
诗中“花事匆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小楼徙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安宁与孤独
b) 热闹与欢快
c) 忧愁与烦恼
答案:a) 安宁与孤独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