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17
湘春夜月
作者: 饶宗颐
漾空明,柳风偏搅离魂。可奈别馆愔愔,千念集晨昏。试欲折花归去,恐簪花人老,不当芳春。但野烟恨水,清泠万里,情往思存。沧桑一角,悲生极浦,垂涕雍门。独抚危弦,还仿佛满湖青草,寒浸湘云。江南梦远,怕此时都种愁根。剩伴我有飞鸢点点,芦边雁影,天上星痕。
在明亮的天空下,柳风轻轻拂过,扰动了我的心灵。我在这别馆中,心情沉重,千思万绪交织在晨昏之间。想要折下一朵花带回去,却怕花簪在头上的人会因时光流逝而显得苍老,不再如芳春般美丽。惟有那田野间的烟雾恨水,清冷而遥远,情感在此荡漾,思念却依旧存在。沧桑的岁月,悲伤如影随形,在极远的岸边流淌,泪滴在雍门。独自拨动琴弦,仿佛满湖的青草在寒风中浸润着湘云。江南的梦已经遥远,担心此时已在心中种下了愁苦。唯有伴我的是那点点飞鸢,芦苇边的雁影,以及天上的星痕。
饶宗颐(1904-1998),字宪之,号海潮,现代著名的文史学家、诗人、书法家。生于中国广东,后移居香港,饶宗颐的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他的诗风多以细腻、深邃著称。
《湘春夜月》创作于20世纪,正值作者对人生、故乡、情感的深刻思考阶段。作品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江南的深切怀念。
《湘春夜月》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作,作者以“漾空明”开篇,描绘出一个明亮的夜晚,接着通过柳风的轻拂,引出内心的感受。诗中多次提到的“别馆”,不仅是物理的空间,更是诗人内心孤独的象征。随着诗歌的展开,情感层次逐渐加深,诗人对往昔美好春光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交织在一起。
诗中对“试欲折花归去”的描写,展示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尽管有着对美好春光的向往,但诗人却担心“簪花人老”,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让美好不再,增加了深深的忧愁。
接下来的几句“但野烟恨水,清泠万里”,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情感的深入思考。诗人用“情往思存”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人生沧桑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剩伴我有飞鸢点点,芦边雁影,天上星痕”结束,飞鸢、雁影、星痕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时光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以思乡、怀旧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江南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沉。
下面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A. 漾空明,柳风偏搅离魂
B. 试欲折花归去,恐簪花人老
C. 余独抚危弦
“江南梦远”中的“梦”指代什么?
A. 现实生活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憧憬
诗中提到的“飞鸢”象征着什么?
A. 自由与快乐
B. 孤独与思索
C. 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