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2:21
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
作者: 白朴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
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
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
洒松烟点破桃腮。
这位佳人仿佛是杨贵妃,如何能逃脱马嵬坡的灾难呢?
她曾与明皇一起捧着砚台,真是美丽动人而又风流。
可惜李白挥毫作诗,只是注视她的娇媚姿态,
用松烟洒落在她的桃红脸颊上。
作者介绍:白朴,元代杂剧作家、诗人,擅长以诗词表情达意。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美的追求和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文人对唐代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沉思普遍存在。此诗作于这一背景下,表达了对美丽与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以杨贵妃为主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历史悲剧的感慨。开头便用“疑是杨妃在”引起读者的注意,接着提到马嵬坡的悲剧,暗示了美丽的脆弱和命运的无常。通过“曾与明皇捧砚来”一语,突显了佳人与文人之间的关系,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生活的细腻。李白的身影则使这首诗增添了文化的深度,他的“挥毫”似乎在描绘佳人的美丽,却又隐含着一种无奈与惋惜。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深邃,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美丽的追求与历史的悲剧,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命运无情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马嵬灾”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杨贵妃之死
B. 唐明皇的即位
C. 李白的流亡
D. 诗词的流传
诗中“曾与明皇捧砚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C. 对美丽的珍视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