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3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37:50
诗词名称: 学生和玉佛
作者: 鲁迅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寂寞空城在,仓皇古董迁。
头儿夸大口,面子靠中坚。
惊扰讵言妄?奔逃只自怜。
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
白话文翻译:
这座空寂的城市仍然存在,珍贵的古董却在慌忙迁移。
那些领导者夸夸其谈,外表华丽却毫无实质。
惊扰他人又有什么意义?最终逃避的只不过是自怜自惜。
我所叹息的并非是那玉佛,它根本不值一文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常常揭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复杂,以讽刺与批判的笔调深入探讨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鲁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时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无奈与失望,尤其是对人们表面繁华与内心空虚的批判。
诗歌鉴赏:
鲁迅的《学生和玉佛》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空虚而又充满焦虑的环境。第一句“寂寞空城在”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冷静观察,城市的空寂象征着人心的冷漠与失落,而“仓皇古董迁”则暗示了珍贵的东西在这个空虚的环境中显得无所归处,似乎再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呵护与尊重。接下来的两句揭示了表面繁华的虚假与内心的孤独,表面上的夸耀与实际的空洞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最后一句“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珍贵事物的怀疑与无奈,质疑其真正的价值。这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却蕴含着深邃的思考,体现了鲁迅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深入探讨了人们在社会变迁中的无奈与困惑,揭示了表面的繁华与内心的空虚,批判了社会中的伪善与虚幻,传达了鲁迅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寂寞空城在”中的“空城”指的是什么?
A. 一座没有人的城市
B. 一座繁华的城市
C. 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珍贵事物的赞美
B. 对虚假繁华的失望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