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45
千炬金栀映玉蕖,台城昨梦又年馀。
断无弦索鸣华屋,惟见炊烟起草庐。
儿报瓶空因止酒,婢言油尽暂停书。
蓬窗亦有精勤士,何必然藜向石渠。
千朵金色的栀子花映照着玉洁的荷花,台城的梦境又过了一年。
完全听不到琴音在华丽的屋子里回荡,只看到炊烟从草屋中升起。
孩子们说酒瓶空了,所以停下了饮酒,女仆说油灯熄灭了,所以暂停了写书。
蓬窗外也有勤奋的士人,何必非要去石渠求取功名呢?
刘克庄,字季真,号双江,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大理,后迁至南宋的福建。他以豪放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是宋代重要的诗人之一。刘克庄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社会的思考,风格多样,既有豪情也有细腻。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反映了平凡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
《灯夕》是刘克庄对日常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诗的开头用“千炬金栀映玉蕖”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金色的栀子花映衬着洁白的荷花,展现出一种生机与美好。然而,随后的描写却显得颇为沉重,尤其是“断无弦索鸣华屋,惟见炊烟起草庐”,此句揭示了生活的单调无趣,琴声的缺失象征着内心的空虚与失落。这里,诗人用鲜明的对比凸显生活的矛盾,繁华与平淡在此交织。
后面的几句“儿报瓶空因止酒,婢言油尽暂停书”,通过孩子和女仆的口吻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一种淡淡的哀伤油然而生。生活的平淡与艰辛在此被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人似乎在提醒人们,生活并非总是如意。
最后两句“蓬窗亦有精勤士,何必然藜向石渠”,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人认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有勤奋之士在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无需过于依赖外在的名利,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坚持。这一转折让整首诗充满了激励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的希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强调人们在艰难的生活中仍需保持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千炬金栀映玉蕖”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美丽的夜景
B. 乡村的日出
C. 盛开的花园
D. 诗人的梦境
诗中提到的“儿报瓶空因止酒”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开心
B. 失落与平淡
C. 奢华
D. 幸福
“何必然藜向石渠”中“石渠”象征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日常生活
C. 自然风光
D. 书本知识
答案:1. C 2. B 3. A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刘克庄的《灯夕》,感受其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