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1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3:40
清平乐 秋日游南九水,暮宿劳山饭店
作者:黄公渚 〔近代〕
数行官柳。路入南龙口。
弹月桥边人载酒。照影溪流面皱。
打窗如雨虫声。梦醒山馆难成。
林月窥人半面,多情却似无情。
秋日游览南九水,傍晚宿于劳山的饭店。
几行官柳映入眼帘,通往南龙口的路。
在弹月桥边,饮酒的人们载着酒壶。
溪水照映着月光,面上波纹微皱。
窗外如雨般的虫鸣声响起,梦中醒来,山馆的梦境难以成真。
林间的月光偷偷窥视着人半边脸,
这份多情却似乎又是不带感情的。
“清平乐”是宋代词牌名,常用于抒发闲适的情感和自然景观的描写。此词牌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常见于描写游览、饮酒、闲适生活的场景。
黄公渚,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工诗词及散文,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本诗写于秋季,诗人游览南九水,夜宿劳山饭店,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流露出对秋日的感慨和人生的思索。
《清平乐 秋日游南九水,暮宿劳山饭店》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游山的情景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开头几句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秋日画面,“数行官柳”让人联想到温柔的自然风光,而“路入南龙口”则暗示了旅途的延续和探索的精神。接下来的“弹月桥边人载酒”,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传达出一种生活的闲适与愉悦。
诗人在描写溪水与月光交融的画面时,使用了“照影溪流面皱”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水面在月光照映下的微波荡漾,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在“打窗如雨虫声”的意象中,虫鸣声如同细雨一般轻柔,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透出诗人对梦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最后几句,“林月窥人半面,多情却似无情”,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林间的月光如同人一般,偷偷地窥视着,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无情的对比,使人感受到深深的惆怅。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索,展现出黄公渚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哲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游历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诗中提到的“官柳”主要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力量
B. 自然的宁静
C. 人生的无常
D. 友谊的美好
“林月窥人半面”这句中,月光被描绘成什么样的角色?
A. 朋友
B. 知己
C. 潜在的观察者
D. 旅行者
诗中提到的“弹月桥”主要反映了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旅行的疲惫
D. 现实的无奈
答案:
以上是对《清平乐 秋日游南九水,暮宿劳山饭店》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