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9:11
送逊师归舒州
山川相对一悲翁,
往事纷纷梦寐中。
邂逅故人恩意在,
低徊今日笑言同。
看吹陌上杨花满,
忽忆岩前蕙帐空。
亦见桐乡诸父老,
为传衰飒病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情景的回忆及对故人的思念。诗中写到,山水相对使我倍感悲伤,往日的种种回忆常在梦中浮现。与老友相遇时,情谊依旧,今天的相聚使我们欢声笑语。看那路边的杨花飞舞,不禁让我忆起岩前的空荡蕙帐。如今我又见到桐乡的长辈们,他们传递着病痛和衰老的春风。
此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人生、友情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山水与人情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人的思念。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倡导“新法”,试图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来振兴国家。诗风清新,擅长表现自然景物及人情。
《送逊师归舒州》写于王安石与友人相聚之际,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往日时光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政坛风云变幻中的情感起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人情交融,展现了王安石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山川相对一悲翁”,引出诗人面临的悲伤情绪,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接下来与故人重逢,尽管岁月无情,友情却在此刻得以延续,诗人用“低徊今日笑言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如“看吹陌上杨花满”,营造出春天的氛围,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同时也隐喻着无常与变迁。最后两句则通过对长辈的描写,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衰老与疾病的关注,使整首诗在温馨中带有一丝哀愁。整体上,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和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悲翁”指的是谁?
“往事纷纷梦寐中”中的“梦寐”指什么?
诗人通过“杨花满”描绘了什么季节?
王安石的《送逊师归舒州》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王安石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人情交融,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状态,而李白则更多地强调友情的珍贵与对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