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2:12
清平乐
作者: 钱斐仲 〔清代〕
银云一片。云外流晴电。
风里罗衣容易卷,刚被冷萤窥见。
来寻竹下新凉。个人先到兰房。
浓爇小炉檀炷,负它自在荷香。
一片银色的云彩,远处闪动着晴天的电光。
微风中,轻薄的衣裳容易被卷起,刚好被冷萤虫偷看见。
我来这里寻觅竹下的新凉,独自一人先到了兰房。
在小炉上点燃浓香的檀香,享受着那自然的荷花香气。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兰房”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对幽静环境的追求,兰花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钱斐仲,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语言清丽,情感细腻。
此诗描绘了一个夏日清晨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在竹下寻凉,体现了对自然的珍视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清平乐》运用细腻的笔触将一个夏日的清晨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诗的开头以“银云一片”引入,营造出清晨明亮的氛围,接着“云外流晴电”描绘了闪电的瞬间,增添了动感与活力。诗中“风里罗衣容易卷”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微风轻拂的情景,仿佛能够感受到风的轻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细腻感知。
随后的“刚被冷萤窥见”则带有一丝俏皮感,冷萤的出现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活气息。诗人在竹下寻凉,表现了他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依恋,而“个人先到兰房”则表达了一种静谧的独处之美。
最后两句“浓爇小炉檀炷,负它自在荷香”则将室内的宁静与外界的自然气息相结合,表现了内外和谐的理想境界,令人向往。全诗构建了一个清新、雅致的意境,传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银云一片”中的“银云”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冷萤”是什么?
诗人寻凉的地点是哪里?
比较《清平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钱斐仲的作品更倾向于清幽的环境和内心的宁静,而李清照则更多透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