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48
陪留守韩仆射巡内至上阳宫感兴二首
翠辇西归七十春,
玉堂珠缀俨埃尘。
武皇弓剑埋何处,
泣问上阳宫里人。
愁云漠漠草离离,
太乙句陈处处疑。
薄暮毁垣春雨里,
残花犹发万年枝。
第一首:
翠色的车子向西归去,历经七十个春秋,
玉堂里珠宝闪烁,坐落在尘埃中显得庄严。
武皇的弓箭埋藏在何处?
我含泪询问上阳宫里的那位人。
第二首:
愁云缭绕,草木凋零,离离落落,
太乙的诗句陈列,令人处处疑惑。
黄昏时分,围墙毁坏在春雨中,
残花依旧绽放出万年的枝条。
作者介绍:窦庠,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作闻名,风格多样,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
《陪留守韩仆射巡内至上阳宫感兴二首》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诗中开篇提到“翠辇西归七十春”,通过翠辇的意象,诗人将读者引入历史的长河,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帝王的消逝。接着,通过“武皇弓剑埋何处”的提问,凸显历史英雄的遗迹与如今的落寞,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
第二首诗中,愁云与草木的意象交织,传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愁与无奈。黄昏的描写,给人一种时间即逝、事物凋零的感觉,而“残花犹发万年枝”则寓意着虽然时光荏苒,历史的遗留与记忆却依然存在,体现了人对长存的渴望与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人事易变、历史长河的感慨与思考,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历史长河的思索,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武皇”指的是哪位皇帝?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宋仁宗
D. 明成祖
“薄暮毁垣春雨里”中的“薄暮”是指哪个时间段?
A. 清晨
B. 中午
C. 黄昏
D. 午夜
诗中“残花犹发万年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遗憾
B. 对生命的希望
C. 对爱情的怀念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使至塞上》相比,窦庠的这首诗更强调对历史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多描绘自然景观。两者都通过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但视角和主题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