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时间: 2025-04-25 14:15:45

诗句

画堂观妙妓,长夜正留宾。

烛吐莲花艳,妆成桃李春。

髻鬟低舞席,衫袖掩歌唇。

汗湿偏宜粉,罗轻讵著身。

调移筝柱促,欢会酒杯频。

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15:45

原文展示

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画堂观妙妓,长夜正留宾。
烛吐莲花艳,妆成桃李春。
髻鬟低舞席,衫袖掩歌唇。
汗湿偏宜粉,罗轻讵著身。
调移筝柱促,欢会酒杯频。
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厅堂里观看美丽的歌妓,漫长的夜晚正好留住宾客。
烛光下她们的妆容如同盛开的莲花,妆扮得如同春天的桃李。
她们的发髻轻轻摇动,衣袖掩住了歌唱的唇。
汗水湿透了她们的妆粉,这轻薄的罗衣更显得轻盈。
拨动琴弦,音调交替,欢聚时分酒杯频频举起。
如果曹王见到这情景,恐怕会嫌弃洛浦的神女。


注释

字词注释

  • 妙妓:美丽的歌妓。
  • 烛吐莲花艳:烛光映照下,花朵般美丽的妆容。
  • 妆成桃李春:妆扮得如同春天盛开的桃花和李花。
  • 髻鬟:发髻和鬟发。
  • 衫袖掩歌唇:衣袖掩住了歌唱的嘴唇。
  • 汗湿偏宜粉:汗水湿润了妆粉,使妆容更显自然。
  • 调移筝柱促:调整琴柱以促使音调的变化。
  • 欢会酒杯频:欢聚时饮酒杯子频频举起。
  • 曹王:指曹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 洛浦神:指洛水女神,古代传说中的美丽神女。

典故解析
曹王见:提到曹操,暗指他对美的追求和对歌妓的赞美。洛浦神女则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美人形象,二者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清风,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广泛流传,深受后世喜爱。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盛世,社会繁荣,文人雅士聚集,歌妓文化盛行。孟浩然受邀参加崔明府的宴会,目睹歌妓的表演,因而作此诗,表达对繁华夜生活的观察与感受。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写夜晚宴会中的歌妓表演,展现了唐代繁华的社交生活和歌妓文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歌妓的美丽与优雅,展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诗的开头便在华丽的画堂中,诗人用“画堂观妙妓”道出了当时的环境与氛围,而“长夜正留宾”则暗示了宴会的热闹与悠长。在烛光下,歌妓的妆容如同“莲花艳”,将美丽与华丽结合,仿佛置身在春天的桃李花海中。接着,诗人描写了歌妓在舞席上翩翩起舞的情景,展现了她们的青春活力和舞姿之美。

“调移筝柱促,欢会酒杯频”则将宴会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歌声和酒杯交错,营造出一种快乐的氛围。最后,诗人用“倘使曹王见”引出对美的追求,表达了对歌妓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女子和欢快的宴会,还融入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堂观妙妓: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场景,诗人在观赏美丽的歌妓。
  2. 长夜正留宾:表明宴会的持久与热闹,宾客们沉浸在夜晚的欢聚之中。
  3. 烛吐莲花艳:烛光照耀下,歌妓的妆容显得娇艳如花。
  4. 妆成桃李春:歌妓的妆扮如春天盛开的桃李,生机勃勃。
  5. 髻鬟低舞席:描绘了歌妓在舞席上的优雅姿态。
  6. 衫袖掩歌唇:衣袖遮掩住她们歌唱的嘴唇,增加了神秘感。
  7. 汗湿偏宜粉:说的是歌妓因热舞而出汗,反而使妆容显得自然动人。
  8. 罗轻讵著身:轻薄的衣服贴身,衬托出她们的身姿。
  9. 调移筝柱促:调整乐器以适应节奏,显示出音乐的灵动。
  10. 欢会酒杯频:频繁举杯,表达了宴会的欢乐。
  11. 倘使曹王见:暗指历史人物曹操,表示对美的向往。
  12. 应嫌洛浦神:比喻歌妓的美丽超越了传说中的神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烛吐莲花艳”,将烛光与莲花相比,增强了美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如“应嫌洛浦神”,夸大了歌妓的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歌妓的描写,表现了唐代社会的繁华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欣赏与热爱,也流露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堂:象征着富贵与华丽的环境。
  • 妙妓:代表了青春与美丽。
  • 烛光:象征温暖与浪漫的气氛。
  • 桃李春:象征着繁盛的春天与生命的活力。
  • 筝柱:象征着音乐与欢快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烛吐莲花艳”形容了什么?
    A. 烛光的亮度
    B. 妇女的妆容
    C. 夜空中的星星
    D. 酒杯的颜色

  2. 诗中提到的“洛浦神”指的是谁?
    A. 曹操
    B. 美丽的神女
    C. 诗人
    D. 歌妓

  3. 诗中哪个意象表示宴会的欢乐氛围?
    A. 画堂
    B. 酒杯频频
    C. 妙妓
    D. 桃李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的另一首代表作,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为孟浩然所作,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倾向于抒发离愁。
  • 杜甫《月夜忆舍弟》:虽然同样为夜景,但更关注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孟浩然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是对《宴崔明府宅夜观妓》的全面解读和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唐代名作。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中宿峡 听抚洞庭秋思曲 峡口 清溪 江夜有怀 藐姑山 回文虚言诗 观莳 百花仙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荆榛满目 瓦字旁的字 包含员的词语有哪些 顺蔓摸瓜 赤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牙线 浓妆淡抹 素朴 掞藻飞声 短笔 奸便 土货 旗靡辙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